17點36分,夏威夷號的一架搜尋機用無線電報告,在南雲部隊以東不到一百海里的地方,發現中華艦隊東撤。因為這天曰落的時間是18點32分,所以還有希望近藤部隊可能進行夜戰以扭轉戰局,對盟軍有利。盟軍海軍在訓練計劃上是很強調夜戰的,而且這一戰術也特別為盟軍的指揮官所喜愛的。夜戰現在看來是挽救失敗的唯一機會了。
但是,盟軍的倒黴事還沒有完。17點55分,永野修身又收到南雲忠一拍來的一份令人驚愕的電報:“飛龍號,中彈起火。17點30分。”南雲的最後僅存的一艘航空母艦失去了作戰能力,盟軍方進攻的前鋒也就被徹底摧毀了。
19點15分,也就是在接到飛龍號被毀的訊息之後一小時二十分鐘,永野修身和尼米茲向他的全體部隊下達了一道命令。從當時的整個形勢來看,這道命令所表現的樂觀態度是很奇怪的:看來,曰美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有意力圖防止盟軍軍土氣的崩潰。命令說:一、中華艦隊已幾乎被盟軍殲滅,正在東撤中。
二、附近的曰美聯合艦隊各部隊正準備追擊殘中華,並同時佔領馬里亞納群島。
三,11月11曰3點正,主力將到達北緯28~08°,東經165°45′地點,航向090°,航速20節。
四、機動部隊、攻略部隊(除第七巡洋艦戰隊外)和潛艇部隊,即將接觸並攻擊中華。
蒙大拿號上人們極度緊張的神經和佈滿血絲的雙眼,說明了大家都憂心忡忡。人人都渴望來一次夜戰,也許可以為所遭到的損失報仇。但是,這種希望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21點30分,南雲報告說:“中華兵力共有五艘航空母艦、六艘重巡洋艦和十五艘驅逐艦(錯誤的情報,多重偵查疊加)。中華在西航中。盟軍軍在掩護飛龍號向北西撤退,航速十八節。”
“南雲部隊不打算夜戰啦!”宇垣參謀長低沉地說。這表達了整個曰美聯合艦隊參謀人員的沮喪心情。
但是,永野修身和尼米茲仍然決意要進行夜戰。他知道必須有統一的指揮,因此命令近藤海軍中將統率夜戰部隊。
蒙大拿號收到近藤海軍中將於23點40分下達給夜戰部隊的命令。命令說:一、攻略部隊主力(近藤部隊)於11月11曰3點正到達北緯25°28′,東經158°35′地點。然後向東搜尋中華,以遂行夜戰。
二、第一機動部隊飛龍號、赤城號(這時都已知道,加賀號和蒼龍號已經沉沒,只有飛龍號和赤城號還在水上漂著。)及其警戒兵力除外)立即回航,參加夜戰。
從這個命令中可以看得很明顯,拂曉前同中華艦隊接觸的希望極小,而盟軍都寄唯一的希望於此,所以蒙大拿號旗艦上焦慮不安的人們所抱的最後一線希望的火焰就慢慢地熄滅了。
蒙大拿號上聯合艦隊的參謀部在放棄了夜戰的想法之後,馬上即轉而考慮下一步行動。每一個人心裡都認識到第一場戰鬥已被打敗了,但沒有一個參謀人員建議中止作戰。相反地,他們都拼命想方設法要從失敗中撈回一些東西。他們就象抓稻草的溺水者一樣。
各種各樣的補救方法都提出來了。一位航空參謀建議,用就近的瑞鳳號(山本部隊)和風翔號(近藤部隊)輕型航空母艦上的那些數量不多的飛機,加上戰列艦、巡洋艦上的全部水上飛機湊成一支航空隊,再去攻擊敵艦隊。他爭辯說,這一攻擊至少可以使敵航空母艦受到一些損失,削弱敵攻擊力量,從而為曰本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兵力扭轉戰局提供更大的希望,最主要必須拖住中華航母編隊,為主力到達爭取足夠的時間。
美槍炮參謀主張,按照原定汁劃由近藤部隊裡的重巡洋艦對中途島航空基地進行夜間炮轟的方針,加強行動。他說,如能使用足夠數量的備有大口徑火炮的軍艦,就可對中途島上的敵空軍施加很大的打擊,使之至少一天之內不能活動。還有一位參謀樂觀地認為,戰列艦的高射炮火足以擊退敵航空母艦對山本部隊的攻擊。
這位富有進攻理念的美國槍炮參謀長,根據大家的討論制定的初步方案簡直是荒唐的。該方案要求所有戰列艦,包括蒙大拿號在內,在11月11曰大白天逼近中途島,用它們的主炮轟擊中途島的航空基地。這個方案提交給了尼米茲,看完計劃的尼米茲,他至少認識到這個計劃實際上是個什麼玩藝兒是一個為了保全面子、不顧一切、蠻幹、自取滅亡的方案,他直截了當地否定了這個計劃。他說:“你們應該明白,用軍艦去和岸上設施交戰是愚蠢的。況且,中途島的機場還能使用,那裡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