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2 / 4)

年內‘息兵罷戰,蓄糧積力,充實府庫,休養生息’的設想,引發了西北幕府內部的激烈衝突。

長史府的文官幕僚當然是贊同雷瑾這一設想的,但是軍府的武將們就有許多想不通這其中的關節了。

文、武的對立和矛盾愈加尖銳,西北幕府再次召集‘集議決策’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又一次文武官僚大聚會,到時激烈的爭辯不可避免,誰還有心思理會湖廣的事情呢?

——————————————————————————————————

2006。5。28釋出

第二章 好整以暇

劍拔弩張。

大廳之內,不少長史府的文官幕僚、軍府的武官軍將,就象鬥紅了眼的鬥雞,吵得面紅脖子粗,人聲鼎沸。

只有那些地位尊崇,沉穩持重的文官武將,如‘巡撫關中延綏地方贊理軍務提督西寧行營節制關中延綏駐防諸軍’的狄黑,‘提督敦煌行營節制諸軍兼攝哈密土魯番地方軍務’的郭若弼,提督西川行營的公孫龍,長史劉衛辰,長史蒙遜,幕府參軍審理院都判官楊羅,幕府參軍四川執政府執政獨孤嶽,軍府司馬張宸極等等,默然不動;

或者不喜多言的官僚,如馬錦、晏均這等秘諜高階首腦亦都默然無語;

還有一部分先後來歸,加入平虜軍的將領,出於種種理由,也保持沉默,譬如出身彌勒教的蔡伯貫、郭菩薩,延綏的‘大小曹’兩叔侄,從雲南召回剛剛抵達侯府的漢中藍廷瑞。

正式會議之前大肆爭吵,這是西北幕府文武官僚會議的一個奇特傳統,只要是平虜侯沒有到場,與會之人儘可以吵,儘可以爭,只要不拔刀相向,絕沒有人干涉。

“息兵罷戰,蓄糧積力,充實府庫,休養生息”,在相當不少的軍將們看來,簡直就是讓他們無所事事,混吃等死嘛,尚武好戰的軍將哪裡肯善罷甘休?

甚至還有一位軍將漸漸出言不遜,認為長史府的文官幕僚千方百計挑唆、蠱惑侯爺息兵罷戰,只是因為文官們眼紅、嫉妒軍方將領戰功卓著,賞賜豐厚。

這話說得直截了當,不過確實是平虜軍中相當不少統兵將領的心聲,只是別人沒有這麼直腸直肚的說出來罷了。

狄黑臉一沉,泛著微微黃光的眼睛,猶如刀鋒般凌厲森寒,“侯爺行事,心中自有定見,豈是他人可以隨便左右、挑唆、蠱惑得了的?以後這話不許再說!你要為你剛才的出言不遜道歉!”

狄黑在平虜軍的資歷、戰功、威望,除了郭若弼之外,無人能及,威風煞氣那是從沙場百戰中熬煉出來的,這話一出,四座頓時凜然,瞬間寂寂無聲。

那軍將倒也乾脆,立即草草一番道歉,但神色之間仍然可以明顯看出不以為然。

但也只能如此了,能聽命道歉就不錯了,象他這樣對長史府有成見的軍將,想要他們心悅誠服,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象這樣的爭吵,已經持續了三天,而這時在漢水東岸,白衣軍正在風馳電掣的攻城抄掠,百戰百勝,沒有敵手;湖廣巡撫劉國能夜不能寐,枕戈待旦;洛陽的薛紅旗也在緊張地關注著漢水東岸的情勢發展。

對於雷瑾來說,他不急於到會,是因為文武官僚,互相之間長期積累起來的成見,以這次‘息兵罷戰’為契機,陡然尖銳起來,激烈的爭吵和論爭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爭論不可避免,那麼就多給點時間讓大傢伙吵個夠,每個人都把自己心裡的想法、擔憂、不解、疑惑,統統擺到桌面上來爭論個夠,爭吵個夠,爭出個一二三四,吵出個條理分明,不管是支援擁護‘息兵罷戰’,還是反對‘息兵罷戰’,都應該有理有據,能自圓其說。

雷瑾深知,這次‘息兵罷戰’是西北幕府一個大轉折契機,文武官僚必須在‘息兵罷戰’上達成一致,否則西北幕府必將坐失眼前這一休養生息的難得良機,造成此後的後繼乏力!

雷瑾因此不想太早出現在議事大廳,何況他已經安排下了不少活動,這些活動將有助於消除文武官僚之間,尤其是高階文武官僚之間的一些成見和隔閡。

現在,可不是玩權術搞平衡的時候,西北幕府在這轉折的關鍵時期,是真的需要文武官僚們精誠團結,同心同德。

誤解是因彼此的不甚瞭解,爭吵則是一種增進相互瞭解的激烈而扭曲的途徑,這條途徑要想把握好分寸,最終得到一個較好的結果,是很需要爭吵雙方以及其他第三方具備相當的智慧和理性。

某些時候,爭吵並不是壞事。西北幕府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