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沒有半分的同情。
須臾,明濟道長似乎是好受點兒了。他睜開眼睛,滿面悲涼之色地盯著周伯彥,“一切孽緣的開端,是從貧道不自量力地進宮醫治你娘開始的。你娘得的不是怪病,不是病,而是毒,你娘當時是中毒了。”
周伯彥面上不顯,卻是心生波瀾。不是生了怪病,而是中毒了?
明濟道長接著說道,“姚貴妃不知從何處聽說了貧道有起死回生能力的謠言,求得了仁怡太后的懿旨,宣貧道進宮。貧道惶惶然不知所措,因不敢抗懿旨,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忐忑地入宮。”他嘴裡的姚貴妃,是指現今的太后。他嘴中的仁怡太后,是指先帝的親孃,也就是當今皇帝的親奶奶。先帝駕崩時,仁怡太后悲傷過度,一病不起,很快便辭世了。
“對於治病救人之術,貧道只知皮毛,哪裡能夠醫治長公主的病症。當時,貧道不知生病者為何人,被人領到床榻前,戰戰兢兢地隔著床幔為患者把脈。旁邊有宮人問貧道能否醫治,貧道惶然不敢作答。宮人不知怎麼想的,沒有再追問,只將貧道帶下去休息。”
“因不知自己的境況,貧道坐立難安。用午飯時,送飯的宮女沒有退下,反倒與貧道說話。宮女說,要想活著出宮,貧道必須對她的主子言聽計從。”他頓了頓,吸了口氣,“宮女告訴貧道,病榻上躺著的是聖上和太后最為寵愛的長公主。長公主沒有生病,只是中毒了而已。此毒名為紅塵眠,無色無味,是異族不外傳的毒藥聖品。除了異族族人,沒人知道此毒。放眼天下,沒有醫者認得此毒。再高明的醫者,均當長公主得了怪病,無論如何也查不出長公主的病因。”
“那是一個陰謀,可怕的陰謀。貧道試過爭脫,卻發現沒有爭脫的可能,惶恐之餘只能受人擺佈。有人拿瞭解藥給貧道,貧道自不敢說自己會治病救人,因為這個謊貧道根本圓不下去。貧道無法,只能裝神弄鬼地施法,畫了三張符紙,再給長公主服用了三碗加了解藥的香灰水。三日後,長公主醒了過來。聖上和太后賜下許多東西,放貧道出宮並修繕了貧道所在的陽明觀。”
說到此處,他咳嗽了一會兒。咳嗽停了,人反倒精神了起來。“貧道什麼都不敢問,什麼都不敢打聽,惶惶然不可終日。貧道以作法傷了身,必須閉關休養為由,整整躲了兩年時間。兩年過去,一切風平浪靜。貧道以為一切都過去了,這才敢出現在人前。”
“貧道錯了。”他哆嗦了起來,“太后再下懿旨,請貧道進宮宣揚道法。此次進宮,貧道才知自己此生萬劫不復,再不能回頭。……貧道,貧道被人打暈,而後在宮女的床上醒來。貧道面如死灰,只道‘天要亡我’。當下,姚貴妃及時出現,幫忙遮掩此事,並暗中派人送貧道出宮,並暗示是太后娘娘要害貧道。……太后、仁怡太后的寢宮中搜出了紅塵眠,據聞有宮女證實了仁怡太后曾是異族聖女……是非恩怨紛紛擾擾,事情很快被聖上壓了下去。”大概是懷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把能說的、不能說的,一股腦兒地往外倒。
“過後,姚貴妃暗中傳話給貧道。說會救貧道,只因貧道對長公主有救命之恩,還閃爍其詞地傳達給貧道一些訊息。貧道將前後一聯絡起來,便有了答案。長公主是誤食了為姚貴妃準備的點心才會中毒。長公主毒發後,姚貴妃千方百計使人偷到了解藥。可有了解藥,又不敢直接拿出來,怕有些事情解釋不清楚。因而只能藉著貧道的手,解了長公主的毒。即是貧道壞了別人的事,別人自然要反過來報復於貧道。只是時間推遲了兩年而已。好在,貧道有驚無險地渡過了此劫。”
他長嘆一聲,反常地人越來越精神,虛弱之相淡了下去,“之後又發生了一些事。好在有姚貴妃在聖上面前極力保全貧道,貧道才得以恢復平靜的清修生活。可是,半年後,姚貴妃暗中將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送至貧道跟前。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當日的宮女。宮女說孩子是貧道的……宮女改名姚春,住在道觀下的村中。姚春生下了孩子,是個男孩子。那孩子越長越像貧道。至此,貧道再也找不到任何否認的藉口。”他對姚貴妃的懷疑也打消了。
“長公主十五歲生辰在即,姚貴妃透過姚春捎了封信過來。信中言,長公主即將遭難,恐會遭遇與前次相同的劫難。姚貴妃請貧道批命,保長公主一生榮華富貴。貧道躊躇幾日,在紙上寫下姚貴妃給的生辰八字,並在生辰八字下邊提筆批命:‘若為女子,乃為平定四方之神女,命相貴不可言。若為男子,享一世榮華,一生無憂’。”他有把柄在姚貴妃手裡,不敢不幫忙。姚貴妃言明長公主即將遭遇與前次相同的劫難,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