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孫輩?
他倆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不止他倆; 整個曹家都覺得莫名其妙,金縣令卻不意外; 聽說朝廷對曹耀祖的處置之後,他點點頭,心想都在情理之中。
做皇帝的最怕什麼?最怕大範圍的災禍; 比如干旱、洪水、瘟疫、地動……遇上這些都會搞得人心惶惶; 皇上通常要下罪己詔反省自己做得不好惹來上蒼震怒降下災禍。
因為喬越的關係,現如今四海之內都在歌頌朝廷; 覺得皇帝是盛世明君; 朝廷吏治清明。日子過得舒舒坦坦的; 平白冒出個攪屎棍; 曹耀祖一聲令下; 富山全縣減產; 收成折半,看在曹家人眼裡興許覺得又沒死人又沒怎麼不就是折了點收成?擱上面看來,這比死幾個人嚴重多了。
最難消民怨; 最難平民憤。
對農戶來說收成折半等於要他們命,朝廷得費多少精力來安撫?為了安撫他們甚至還折進一年田稅。
這訊息放出來農戶們都沒覺得他們賺了,因為正常徵稅根本要不了五成,而現在他們折了五成糧食。
不過既然已經這樣了,只能想想好的一面,至少有曹耀祖這個先例,別人再要做類似的事總歸得仔細想想。
豐收的喜悅已經消減一些,如今康平縣內說得火熱的不是我家幾畝良田收了多少,而是曹耀祖啥時候回來?爛菜頭都準備好沒有?
“爛菜頭算個啥?我到時候提潲水去,從頭到腳潑他一身!”
“這姓曹的同侯夫人還沾親,他怎麼下得去手抹黑人家?陳鄉侯多好的人,是活菩薩!”
“以前咱們過的什麼日子?拿我家來說,如今每天能吃三頓,百米黃米摻一起,一頓幹來兩頓稀。不僅糧食夠吃了,拿糠殼還餵了十來只雞,每天能撿好幾個蛋。再想想以前,十年前我婆娘剛嫁過來,生的第一個娃都沒養活,是活活餓死的,他要是晚幾年生多好,二娃三娃前幾年瘦成什麼樣,這兩年都長肉了。”
那漢子常頂著大太陽幹農活,曬得很黑,看著精精幹幹一個人說著說著眼眶都紅了,跟他閒嘮嗑的趕緊拍拍他肩膀,讓別想了。
以前生活是苦,哪怕年景好,收回來的糧食也禁不住吃,飽一頓餓一頓才能對付一年,要是遇上遭災地裡收成壞了,真是要餓死人的。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只要你肯賣力氣就能吃飽,家家戶戶都屯著糧食,有稻有麥有棒子做主糧,馬鈴薯丟灶眼子裡烤熟了能吃,切成絲炒炒還能添個菜。
陳鄉侯可能都不知道他自己救了多少人的命,這兩年都沒聽說誰家餓死人,也沒聽說有吃不起飯賣娃的,這樣的日子從前想也不敢想,現在他們過上了。
想想自家糧倉裡堆得冒尖的幹稻穀,再想到這樣的大善人還有人抹黑,缺德啊!
“我也得留點潲水,招呼到曹家人身上去!”
“我家還有不少爛菜葉子,我都裝起來了,就等他回來!”
“皇上不是說要曹耀祖親自上陳鄉去給侯爺請罪,讓人盯著點,見著他了吆喝一聲。”
“這畜生!畜生不如!”
整個臨州差不多都是這種氛圍,其中最氣的當屬陳鄉本地農戶,他們親眼看見喬家父子一天天往地裡去,收成不是說漲就漲起來,人家費了好多勁。每種推廣之前都要在試驗田裡試種,試種也不是說回回都能成功,也有雜交出來品相和收成達不到預期的,種植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外人只看到成功之後的豐收,根本不知道失敗的時候農事專員們多沮喪。
以前還有人嫉妒喬家靠種地就封了侯,現在懷揣這種想法的少了,幾乎沒有。他靠種地能讓天下人吃飽飯,這比考狀元強!比打勝仗強!比什麼都強!至少老百姓是這麼想的,對大家來說,天大地大吃飽飯最大。
等曹耀祖露面的多,還有更多等不住的,已經譏諷上曹家親眷。曹氏族人且不說,房家也受了牽連,倒是鬱子孝那頭,親朋好友對他都是同情。
同情他有這麼個連襟,都說先夫人在世的時候是好女子一個,怎麼會有那樣的姐姐,生養出曹耀祖這樣的兒子。
有人說,兒子犯了過,不應累及雙親。
這說法剛提出來,立刻被否。
非也非也!
他曹耀祖也不是自己長成這樣的,總有人教?你非說沒人教,那養不教同樣是父之過。
鬱老爹聽他們議論,沒參與其中,回家提筆寫了封信託知府大人順便送去陳鄉,給女兒鬱夏。
一方面是例行關心,也有他個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