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都元帥,郭子興的妻弟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任左副元帥。論官職地位,朱元璋位居第三。一開始,朱元璋拒絕接受,說:“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但是,看到小明王氣勢正盛,有他這面旗幟也可以作為依靠,就接受了任命。然而,郭天敘年紀還小,缺乏作戰經驗,而張天佑又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朱元璋身經百戰,又有李善長等一批謀士,所以這支軍隊實際上就控制在副元帥朱元璋的手中。雖然這支軍隊名義上是由大宋政權統轄,而實際上,他們並不完全聽從小明王指揮。第二年,也就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在這支軍隊攻打集慶的時候,由於內部將領陳埜先的叛變,郭天敘和張天佑被殺。集慶路(今南京)被攻克後改名為應天府,前面說過,朱元璋在這裡建立了江南行中書省,假小明王的令命朱元璋自任平章政事,郭子興的小兒子郭天爵當了中書右丞。郭天爵認為自己才是郭子興的直接繼承人,因此對這種權力格局極為不滿。他企圖除掉朱元璋奪回權力,但最終被朱元璋處死。從此,朱元璋就完全成為了這支軍隊的主人,也成為以應天府為中心的政權的主人。
這時候的應天,還在各種勢力的包圍之中。朱元璋奪取了應天,很多人也想奪取應天。元朝政權不用說想奪回應天。應天的地位並不穩啊。
在朱元璋的東面,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這就是張士誠。張士誠在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高郵建立了周政權,自稱誠王。與朱元璋攻克集慶的同時,張士誠佔領了通州(今南通)、常熟、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這些地方都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張士誠把平江改為隆平府,把政權中心遷到隆平。朱元璋羽翼未豐,對張士誠無可奈何。他寫信給張士誠要求“睦鄰守境”,“信使往來,毋惑讒言以生邊釁”,但是張士誠不予理睬。
這時候朱元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加強防守,防止敵人進攻。“高築牆”就成為朱元璋的首要策略。所以朱元璋從此就開始加強應天府的城池建設,把城牆建得高高的,牢牢的,保住這個根據地是朱元璋的當務之急。
那麼有了城牆,敵人打不進來,僅僅保住了地盤,這還不行,還必須有糧食,還必須有經濟力量予以支援。
由於連年戰亂,農業荒廢,軍費開支過大,造成了糧食短缺。糧食問題怎麼辦?軍隊不產糧,要向百姓徵收,農民種糧食,軍隊吃糧食,似乎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至正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58年,朱元璋打下了婺州路。從寧國經過徽州的時候,一位叫做唐仲實的儒士前來拜見。朱元璋重視儒士,見到有學問的人,有知識的人,就要向他詢問治國謀略,詢問時務。他問道,漢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他們在平定天下的時候,“其道何由”?他們都用了什麼辦法呢?
虹←橋書←吧←。←
第30節:第七講 秀才見了兵,說的就是理(6)
唐仲實回答說:“此數君者,皆以不嗜殺人,故能定天下。”他的建議和馮國用、馮國勝兄弟以及李善長的話如出一轍。
接著他稱讚了朱元璋不妄殺人,但是隨即就對朱元璋提出了批評。他說,你現在向百姓徵收的糧食太多,使民不得休息,不能好好過日子。原話說“民未遂生息”。什麼意思啊?朱元璋的軍隊不斷擴大,地盤不斷擴大,官員隊伍不斷擴大,都要用糧食,這些糧食無不來源於百姓。隊伍大了,需要的糧食增多了,百姓的負擔重了。
朱元璋聽到這裡,不由得讚道:“此言是也。”你說得真對,我也天天發愁,這麼多糧食都取自於百姓,沒有別的辦法,但是由於“積少而費多,取給於民,甚非得已”。我的積累很少,我的開支很大,向老百姓增加徵收,是很不得已的。但是,我所徵收的都是軍需、公費所用,“未嘗以一毫奉己”,沒有一絲一毫是為了我個人的私利。“民之勞苦,恆思所以休息之,曷嘗忘也”。我也常常在憂慮那些勞苦的老百姓們,怎麼樣才能夠使他們得到休息、才能減輕他們的負擔呢?這些事我哪裡曾經忘過呢?這是我天天想的事。
朱元璋說的也是實話。因為他在經過了儒者的改造之後,已經形成了仁義愛民的理念,他坦白向百姓徵求大量的糧食,會給百姓帶來痛苦,然而這是萬不得已的事。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他問,如果我不向百姓徵收糧食,怎麼樣解決糧餉問題?
唐仲實說,一是靠軍隊自給,一是靠發展經濟。
朱元璋聽了唐仲實的意見以後,開始考慮在自己的地盤內發展經濟。他任用了康茂才為都水營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