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而且規定要隔著相當長的距離操作。
水泥是個好東西,如果以後有很多人來此聚居的話,那麼用水泥和磚頭搭建房屋,又牢固又能高大寬敞,可比滿世界的砍樹和找合適的石頭要容易得多,而且消耗的人力要少。
加上還要燒製陶器,未來也有可能在這裡製作青銅,所以羅琦眼下還格外的需要製作幾口好窯。
大河山谷果然得天獨厚,不光山谷之中氣候溫暖,山谷外面的群山物產極多,而且粘土的品質也不差,可以燒出黑色的陶器來,比磚紅色的陶器品質更佳,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羅琦最佳化了陶窯,又改善了燃料的緣故。
製作的磚窯要稍微大一些,畢竟陶器當初燒製的不少,就算要燒,也不用太著急,而磚窯如果太小的話,一次性燒出的磚頭未免太少了些,對人力和資源都是一種浪費。
至於青銅,暫時還沒有準備在這裡煉製,所以只是在這裡選定了以後需要建造工坊的地址,還沒有正式動工修建。
畢竟大河部落和藍紋部落在距離上更為遙遠,而且眼下大河部落人員複雜,用來製作青銅的話,顯然並沒有辦法長時間的保密。
想到青銅,羅琦又回憶起當初跟藍紋部落的約定,雙方要交換食物和礦石,而眼下忙了這麼多天,好在大河寬廣,冰下捕魚的活計是越做越熟練了,雖然難免有失手的時候,但是眼下保障大家吃飽肚子卻沒什麼問題。
也是時候重新建立起貿易關係了,而且眼下水泥已經證明了它們的作用,一路朝北,先送一些事物給藍紋部落,然後去北邊煮鹽,最後再帶著鹽來到藍紋部落,帶著礦石一起回石洞部落,最後將石洞部落燒製的青銅帶回來。
雖然在路途的順序上沒有任何的差錯,也是最為經濟便利的做法,但是羅琦光是推算一下這需要的時間和人員,就覺得前途無亮。
雖然在冰面上拖行,委實要比直接揹負在身上更為省力一些,但是考慮到這往來之間久遠的路程,就知道就算什麼都不帶,光是來回一趟都會嫌棄自己的手臂沉重,何況那些礦石的單位密度都很不小呢。
她手下倒是有幾匹馬牛,但是大多都還小,大的那匹馬呢,有因為這次遷徙生了病,這些天都有些蔫蔫的,看上去短期內還是不要讓它遠行了。
那麼在無法行船的寒冷冬季,怎麼才能將盡可能多的物資輕鬆運送出去,又怎麼才能儘可能的將礦石運送回來呢?
羅琦考慮的時間並不長,就在論壇裡公佈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做輪子吧!”
“可是你們不是沒有路嗎?”至今仍然有玩家清晰記得當初羅琦正是用這個理由,斃掉了她們提議製作車子的建議的。
石器時空少有平整寬闊的人工道路,最多是人或者是某些大型群居動物來往的時候,將地上的草給踩踏乾淨了,露出了被踩實的泥土罷了。
但是這樣的路也是極少的,更多的地方被樹木叢林和無處不在的石頭給佔據了,加上地形的原因,想要將車子推出去的力氣,說不定還要勝過揹著東西出去的力氣呢。
“但是如果我們不在陸地上用呢?”羅琦說道:“藍紋人給我的靈感,既然可以在冰山拖拽物體,那麼如果下面有了輪子,是不是他們會更加省力一些。”
地上可以有高山低谷,但是水面雖然部分地區有落差,但是大多數時候還是平整的,加上下面結了冰,摩擦係數比較小,如果裝上輪子的話,那麼就算是一個小孩都能輕鬆拉動。
至於具體的車子,羅琦想了想,決定用的是穿越前最常見的那種物流小推車,就是下面兩對小車輪,上面一個鐵皮,旁邊再有一對把手。
她覺得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比如承重的鐵皮,可以改成木製的,或者直接可以用幾根樹枝搭個架子。
再比如那作為拖拽推行的把手,也可以改成繩索牽拉,方便他們站在岸上用繩子拖拉小車。
“那麼車輪呢?車輪你怎麼製作?”
“車輪大家都是看過的,之前不做,一個是道路原因,另一個也是因為當時不存在能夠深度加工木材的鋒利金屬。”羅琦為大家解釋:“就算是穿越前的時空,車輪也是出現在青銅以後的。”
“可是感覺車輪做起來很需要技術啊,”一個玩家抓著自己的頭髮,顧不得心疼精心打理的髮髻,哀嘆道:“平時沒注意,但是仔細想想,車轍那麼多,你怎麼給安裝上去?”
“不用裝,”還是大德魯伊給出了方案:“一開始的車輪就是弄個圓滾滾的東西滾著,陶輪啊木頭啊都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