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子批覆完後,蕭敬便趕緊親自送去了禮部。帝后二人回過神來,這才覺得腹中有些飢餓了。原來,他們趕著處理鍾陵郡王府與慶成郡王府的兩樁事,不知不覺竟然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尚食局準備的午膳早就呈上來了,幾乎都已經放涼了。
“啟稟萬歲爺、皇后娘娘,臣已經命人重做午膳——”尚食行禮道。
“不必費事了,將這些涼的都端下去,稍後熱一熱,賜給戴先生與蕭伴伴等人罷。”張清皎瞧見桌上還有煨著的七八樣湯水以及清蒸的菜式,便親自給朱祐樘盛了乳鴿湯,“我與萬歲爺胃口都小,這些菜本便吃不完,就這麼些已經儘夠了。”
若按皇帝與皇后的排場,他們倆一起用膳,尚食局與御膳房至少得準備上百道菜。不過,誰叫他們倆都奉行節儉呢?好不容易才將菜餚減到了十來道,而且菜餚的量也減小了許多。饒是如此,兩人也都用不完,每回都將膳食賞給了身邊伺候的大璫、女官以及宮女小太監們。
唔,說不得,他們的膳食還能再精簡一些呢?
作者有話要說: 弘治五年,因為慶成郡王的子嗣太多震驚了朝野,所以改了宗室郡王以下的妾媵婚配,給親王之外的所有宗室都額定了妾媵的數目。╮(╯▽╰)╭,陛下為宗室的計劃生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ps。鍾陵郡王府這樁事兒也是史實,但發生在弘治九年。
我先挪過來用啦~
————————————————————————————————————————————
嗯,磨刀霍霍向宗室,藩屏這件事鋪墊了這麼久,是該先動一動了
第318章 押送進京
數千裡之外; 先前滿口皆是憤懣的一群人再度聚在了一起; 臉上多了幾分緊張與謹慎之意。他們本以為藩國天高皇帝遠; 根本不必懼怕那位遠在京城的年輕人。可誰能料到,藩國境內所發生的大小事,竟仍然在皇帝的掌控之中?莫非錦衣衛當真如此來去無蹤?在他們完全沒有察覺的時候,便已經悄無聲息地蒐羅了各種訊息?
“如何?見著老三了?”一人迫不及待地問。
另一人平靜地答道:“在臨走之前; 總算是見了一面。他的精神倒是不錯,還說不過是受那個賤婦的牽累而已; 定然不會有事。畢竟他確實沒有殺人; 只是並未安頓好後宅; 怎麼著也不可能罰得太重。不然; 皇帝如何向我們這些宗親解釋?”
又一人冷哼了一聲:“都是他自作自受!誰讓他將那賤婦寵上了天?之前還聽那賤婦的挑唆; 一門心思的想與皇后為難……依我看,即使那賤婦這回不鬧出事來,他遲早也會被挑唆得頭昏腦漲; 下回指不定又折騰出事來!哼,沉迷女色果然誤事!”
“吃一塹長一智,經過這回的教訓,他以後應當會收斂不少。至少,不會再被一個女子耍得團團轉,也能用些心思好好地理一理他的後宅。”
“他的那些屬下呢?可有人約束?可別因著一時太過緊張; 鬧出甚麼事來。原本咱們的人手上回便摺進去不少,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如果因著他的緣故,將剩下的人都折去了; 那咱們數十年的謀劃可就徹底毀於一旦了。”
“這你們都不必擔心,他已經將他那些屬下都暫時交給了我來安排。這一回,所有人都務必冷靜,稍安勿躁。如果你們希望為子孫後代著想,便安生著些,別再鬧出甚麼事來。聽說皇帝年後要派御史和錦衣衛前來各藩,雖不知他們的目的是甚麼,但我不希望出現任何意外。你們可都明白了?”
待到他們悄悄散去的時候,有兩人落在了最後。其中一人猶豫半晌,忽然問:“大哥,我還是有些想不通。為何明知老三不過是約束不力,皇帝卻依然命錦衣衛將他與全家上下所有人都帶進京城?這分明便是不打算輕輕抬手就放過他。皇帝……真沒有別的意思?莫不是……他發現甚麼蛛絲馬跡了罷。”
被稱為大哥的中年男子沉默片刻:“之前京城那件事,應當沒有留下甚麼證據。若說發現線索,或許也應該是後來劉家在興濟縣中傷皇后聲名,錦衣衛順藤摸瓜,查到了劉氏頭上。如果這件事查出來,老三確實脫不開干係。”
“那大哥剛才怎麼——”怎麼不提出來呢?
“自作孽,不可活。”頓了頓後,中年男子長嘆一聲,“他也該長長記性了,總歸皇帝不會要他的性命,頂多不過是被羅織些罪名,廢為庶人而已。若遇上大赦,指不定還能恢復爵位。他一人擔著罪責,總比將咱們一家子人都牽連進去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