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王德芳的清譽,能把親事推掉最好,也免得王家被迫攪合在亂局之中。誰想到那幾個皇子竟然不死心,雖還沒做出什麼事來,但外面的流言已是傳得沸沸揚揚,無疑是把王家把王德芳架在了火上烤。
一個讓諸王爭搶的女子誰敢要,本來王閣老還有幾個門生有些屬意王德芳,想聘回來給自家子弟做妻室,這番鬧的竟是無人敢應茬。王家人被逼無奈,才會匆匆忙忙給王德芳找了一戶人家,就想把她嫁出去,也好斷了那些個龍子的心思。
不過是霎時間,王老夫人心中閃過諸多念頭。她拍了拍王德芳的手,安撫道:“你有這份孝心是好,可我王家也不是吃素的,那些個皇子拿你當爭來搶去戲弄的玩意兒,還要問問祖母和你祖父答不答應。你別擔心,你祖父即是說了這事,就定然有主張,不會讓你屈了的。”
“可……”
“那戶人家雖是清貧了些,但也是清流之中的一員。那少年郎身負功名,雖如今只是個小小的秀才,但日後金榜題名定不是難事。我芳兒只管好生等著,最近別跟你娘四處去了。你那娘不是祖母不待見她,也忒不懂事了,明知最近外面滿城風雨,還帶著你四處走招人眼……”
王老夫人既然這麼說,定是事情已經十拿九穩,才會告知王德芳,大抵也是想讓她心裡有個準備。至於老夫人後面又說了什麼,王德芳一句話都沒聽進去,她滿嘴都是苦澀,苦到舌尖都泛著苦。
她不是不清楚自己的處境,原本想著要當太孫妃了,以後說不定還是太子妃,是皇后。突然太子被廢,太孫變成惠王世子。
惠王,那可是被人棄如敝屣的存在,以後再無緣大寶。哪怕聖上再怎麼寵愛惠王世子,諸王歸京,明擺著就是未來無定數,孫子輩畢竟是隔了一層,惠王世子想得登大寶難之又難。
家裡說要退親,就退了,如今家裡又說要將她嫁給一個小秀才。
祖母哄騙她這門婚事好,可她堂堂的一個王家的嫡女姑娘,竟淪落到要去嫁個小小的秀才。什麼清流,說白了就是窮酸到一窮二白。而這人定不是什麼好物件,如今京中沒幾個人敢娶她,敢在這當頭迎難直上的,說什麼人品高潔,恐怕也是趨炎附勢之輩。
王德芳心中百般激憤,卻是一字一言都不敢流露出來,只能強笑著道都讓祖父祖母做主。之後她又陪著老夫人說了會兒話,就藉口退下了。
等她走後,王老夫人沉沉嘆了口氣。一直立在旁邊的一個老媽媽,上前給王老夫人換了茶,小聲道:“老夫人,我看七姑娘怕是不願。”
王老夫人當然看出來的,芳兒那丫頭不情願的樣子太明顯。
她又嘆了口氣,才道:“如今已經不是她說不願就能不願的了,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咱們一家子都牽扯進去。罷了,這丫頭孝順我多年,給她嫁妝單子上再添一筆銀子,從我私房中拿,那裴家清貧,手裡有些銀子,以後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是。”
第136章
王德芳一路從正院回到大房所在的院子; 王大夫人正在站在院子裡命丫鬟婆子四處掃塵。
院子裡亂糟糟的; 樹蔭下襬滿了晾曬的書; 還有些小件兒傢俱也被抬了出來; 大家忙得熱火朝天; 王大夫人面上帶著難得一見的喜色。
王德芳問過之後,才知道竟是她爹要回來了。
打從小王德芳就與她爹王梓見面極少,王梓乃是鶴山書院的山長,這鶴山書院位於濟州; 乃是大乾有名的書院之一。書院中人才濟濟; 優秀學子數不勝數; 每年都有大量從大乾各地前來求學的學子。
這鶴山書院前身乃是王家的私塾,因當時連著出了五個舉人兩個進士,從只為王家子弟專設; 到也從外界招收學生; 直至成為大乾最頂層的學院之一。而王家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耕讀之家; 變成了世家大族。
王家每一代; 都會從當代子弟中; 挑選出學識最為淵博者作為山長。上一任山長乃是王梓的大伯,也就是王閣老的親哥哥。王梓的大伯去世後; 又這一代中挑選了學識最為出眾的王梓接任。
王家讓人忌憚的與其是說王閣老這個人; 不如說是王家的底蘊; 或是鶴山書院。王家的桃李滿天下恰恰就應在鶴山書院上,
王梓作為鶴山書院的山長,一年之中有多數時間在濟州; 只有逢年過節父母生辰才會從濟州趕回京城。而這一趟王梓回來,就是為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王德芳其實並不願意王梓回來,因為每次她爹回來,她娘就會變得格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