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怎樣將注意力集中於有用的好想法上,而忽略其他想法。我記得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也許不得不放棄對邪惡的看法,但是,與獲得充滿‘善’的人生相比,這又算什麼呢?”還有一些話意思與此差不多。到目前為止,這些教義似乎對我來說只是深奧的理論,但是,由於認識到我的靈魂需要修復、正在變得越來越糟,而且人生讓我無法忍受,我決定對這些話作一驗證……我決定把有意識主觀努力的期限定為一個月時間,因為我認為這麼長時間足以驗證它對我有沒有價值、是否值得我去實踐。在這一個月,我決定對自己的思想強加某些限制。如果想起過去,我會試看讓大腦只想過去發生的高興事、童年那些無憂無慮的時光、老師的鼓勵以及我畢生事業是怎樣向前一步步展開的;在考慮當前時,我會有意將注意力轉到那些稱心如意的事情如我的家庭、內向和孤獨怎樣為我帶來了就業機會上,如此等等。而且,我決定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機會.同時忽視那些看似會無果而終的事實;在思考將來時,我又決定把每個可能實現的遠大志向,都視為必然實現的囊中之物。當時看起來這樣做似乎很可笑,但從隨後給我帶來的效果看,我發現,我所作計劃的唯一缺陷就是當時目標定得太低,沒有把更多內容包括進去。
他接著講述了頭怎樣在一週之內不疼,以及怎樣比平生任何時候都更快樂、感覺更良好。但是他又補充道:
由於思想的變化,我的人生由內向外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比內心的轉變更加讓我驚奇,然而,這種變化卻源於內在的變化。比如說,一些知名人士對我很讚賞,那些讚賞也是我內心深處渴望得到的。這些人當中有一個聲望最高的人給我寫信,這很讓我意外。他邀請我當他的助手。我的所有作品全都付梓出版.為將來的創作“百發百中”打下了良好基礎。我效力的那個人對我非常關心和支援,這主要是由於我的性格發生了變化。而換在以前,這種人根本接受不了我……再回頭看看所有這些變化時,我冥冥之中覺得自己似乎誤打誤撞走上了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使某種以前與我作對的力量開始為我服務。
我敢肯定伍斯特博士的書肯定早已絕版。他的故事仍然具有啟示意義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曾經對自己即將檢驗的觀點懷有強烈的懷疑態度,而正是這些思想觀點最終讓他重獲新生。儘管仍在實驗,但我已經多次向病人提供“心理控制處方”,即讓他們利用短短30天時間做一個心理學實驗,並答應如果他們完成實驗後仍然希望做整形手術,那麼我會給他們做手術。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病人會半信半疑地勉強同意儘可能照我說的去做,其實,他們最初的想法不過是為了安慰我,以便我能如期進行他們想要的手術,使他們身上某些生理缺陷(這些缺陷在他們的想象中放大了許多倍)得到消除和修復。
即使在實施過程中始終抱有懷疑態度,這些技巧仍然取得了顯著成效。很多病人對自身、對自身想法的發現,就像伍斯特博士和前述本傑明先生身上發生的那樣清晰。30天后,他們再也不想做整形手術了。
一位發明家是怎樣運用“快樂想法”的
史密森學會的埃爾默·蓋茨教授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發明家之一,是一個舉世公認的天才。他曾經每天練習“喚醒快樂的想法和記憶”,並且相信這樣做能在工作中幫助他。如果某人想自我提高而向他請教,他會說:“讓他喚起那些充滿仁慈和有用性的美好情感,但這些情感只能偶爾喚起。讓他使這種做法像舉啞鈴那樣成為每天必修課。讓他逐漸增加用於這些‘心理鍛鍊’的時間,一個月後他會發現自己產生了驚人的變化。這種變化明顯地體現在他的行為和思想中。從精神上講,此人與之前相比會有一個大幅度提高。”
蓋茨對“心理鍛鍊”這個詞的使用,其實和我在本書首版、這本書、我的其他書籍以及為期兩週的函授課程中所提出的各種練習及技巧是一回事,我在這些作品和課程中稱其為“精神訓練練習”。儘管將自我意象比喻成肌肉不甚貼切,但是每天都有意練習某些技巧(比如在“精神影院”構建積極的精神電影並播放、使自己放鬆等等)的確能強化自我意象,而且最終的確能使你對所處環境自動產生心理控制效應。
當前,適當的身體鍛鍊應遵循的法則是每30分鐘一次,每週至少練3天,每天至少一次。我敢向你保證:只要你將同樣時間和精力用於心理控制“鍛鍊”,就能極大改變人生。
怎樣“樹立”快樂的習慣
自我意象和習慣似乎是一對孿生兄弟,改變這一個,也就自動改變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