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攔截導彈。靶子或目標是已知的——如一艘敵艦或敵機。伺服機制的目標就是接近並摧毀它。此類機械必須“明白”它們將要攻擊的是什麼目標,它們必須有某種推進系統,將它們沿著與目標方向大概一致的方向推動。它們還必須裝備“感測器官”(雷達、聲納、熱感知儀器等等),從目標處獲取目標資訊。這些“感測器官”使機械始終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處在正確路線上(正反饋)、什麼時候機械出錯並偏離了軌道(負反饋)。機械對正反饋並不產生響應,只是繼續做已經做著的正確的事、保持原態即可。
然而,在響應負反饋時,必須有某種矯正裝置。當負反饋通知機械偏離航向時(比如太靠右),矯正裝置便會自動轉移方向以便引導機械再回到左邊。如果矯枉過正,前進的方向過於偏左,這一錯誤又會透過負反饋告知機械,於是矯正裝置又將“方向盤”移向右邊,以便引導機械回到右邊來。魚雷透過前進、出錯、持續矯正錯誤這一程式來實現攻擊目的。透過一系列“之”字形前進路線,它便能“摸索”出前往目標的路徑。
羅伯特,威納博士曾在二戰中率先研發了目標追尋裝置。他相信,無論執行什麼樣的有目的行為,哪怕在簡單到從桌子上拿一支鉛筆這種目標追尋的情景下,人的神經系統都會出現與前述內容十分相似的現象。
我們之所以能實現從桌子上拿鉛筆的目的,是由於一種自動機制在起作用,光靠“意念”或有意識思考不行。有意識思考所做的,只是選擇目標、透過慾望將其付諸實施,並將資訊傳輸給自動機制,以便你的手能連續不斷地糾正前進路線。
威納博士說,首先,只有解剖學家完全瞭解拿鉛筆這個動作涉及哪些肌肉的運動。就算你也知道,你也不會有意識地對自己說:“我必須收縮肩部肌肉以抬高手臂,現在,我必須收縮三頭肌以便手臂向前伸,等等。”你只是頭朝前用手拿起鉛筆,並不會有意識地給單個肌肉下命令,也不會精確計算肌肉需要收縮到什麼程度。
當你選擇了目標並將其付諸實施時,剩下的事交給某種自動機制去完成即可。第一,你以前拿過鉛筆,或做過類似動作。自動機制已經對你需要怎樣的正確反應“心中有數”。其次,自動機制要運用你透過眼睛提供給大腦的反饋資料,這些資料或資訊會告訴它“在多大程度上鉛筆拿不起來”。這種反饋資料使自動機制能持續糾正你的手部動作,直到你的手夠到鉛筆為止。
拿起一支鉛筆也許不值得大驚小怪。但這一動作同樣激動人心,因為上面描述的,我們用於拿起鉛筆或執行某種其他日常微不足道的任務的細小過程,和用於實現複雜得多、看似棘手得多的其他任務的過程一模一樣。讓人興奮的是:你“主宰”著這一過程,並在不停使用它。你不需要任何其他力量來實現目標,僅此而已。
換言之,如果能拿起一支鉛筆,你就能自信而雄辯地面向眾多聽眾發言,或者寫出引人注目的廣告詞、經營某項事業、玩高爾夫,無論你想幹什麼,就能幹好什麼。因為你已經“主宰”了這一“過程”。
嬰兒在伸手去夠撥浪鼓時,要學會運用自身的肌肉,以矯正手部動作,這一點非常顯然。嬰兒的腦海裡幾乎沒有儲存任何可供利用的資訊。他的手在拿撥浪鼓時會左右蜿蜒前進,明顯有些抖抖索索。隨著這種學習的深化,他在糾正動作時也越來越精確。我們在剛開始學習駕車的人身上,也能看到這一點:新司機在駕車穿過街道時,總是“矯枉過正”、呈“之”字形前後穿梭。
然而,一旦實現了某種正確或成功的響應,這種響應就會被人牢記以備將來使用。自動機制隨後會複製這一成功響應,以便將來遇到類似情況時能經受考驗。此時,自動機制已經學會怎樣成功響應。它記住了自己的成功經歷,忘掉了失敗經歷,並且將成功的動作作為一種習慣不斷重複。
如果要問各行各業那些最老練、最有成就的成功者為什麼在完成自己拿手的事情時看似不費吹灰之力,這便是其中原因所在。表現一流的專業推銷員心裡對客戶討厭什麼、關心什麼非常清楚,所以總能作出正確回答,能在恰當時機說該說的話。他們的回答和反應已經成為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成為一種本能。
其實,任何人都達到了這一水平,因為人人都有自己擅長做的事情。這一事實(即任何人都已經對自身特長駕輕就熟)讓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鞏固強項,去實現選定的任何目標。
大腦怎樣找到問題的答案
我們再回頭繼續分析上面的“過程”。現在,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