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枚炸彈從天而下,砸碎了他身後的香案。
而後便是一聲巨響,烈焰,瞬間將奕;吞噬。(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ccom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戰與和
襲炸死了包括清帝奕;在內的滿清朝廷最後一批隨後,哈爾濱城內的清軍土崩瓦解,他們放棄了抵抗,與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越城而出,往更北的黑龍江省腹地逃去。
諷刺的是,俄國人成了這座“大清”重鎮的唯一堅守者,不過,他們的抵抗並沒能持續多久,在失去了清軍的協助之後,俄軍的壓力倍增,僅憑兩萬不到的兵力,焉能阻擋得了明軍空地立體式的進攻。
三天之後,俄軍棄城潰散,李潛龍昂首闊步的邁進了哈爾濱城。
隨著哈爾濱城的失陷,清帝的斃命,俄軍的潰散,滿清在松花江一線的防禦徹底崩潰。
皇帝死了,再沒有人來領導滿清子民,那些僅存的清軍將士失去了戰鬥的意志,他們丟棄陣地,丟棄武器,換上平民的衣服,混跡於成批成批的難民中,向更北逃去。
李潛龍痛打落狗,親率槍騎兵師窮追不捨,一路長驅直入,連克齊齊哈爾、布特哈、墨爾根,最後將殘存的萬餘俄軍,以及一些尚未放棄抵抗的清軍包圍在了黑龍江城中。
同時,劉銘傳根據最高統部的指示,將遠征軍劃為北進軍團和東進軍團,北進軍團以騎兵師、炮兵師等七個師的兵力組成,最終目標是收得黑龍江全境,並越過清俄邊界,一路北上,直取烏第河於北海的出海口丘米坎,以截斷外興安嶺以南的俄軍歸路。
東進軍團由軍陸戰師等五個明軍步兵師,以及五萬人的朝鮮軍團組成,在海軍的配合下越過烏蘇里江,收復海參崴等被滿清割讓給俄國的太平洋沿岸失土。
朝鮮在大明連戰連勝的情況下,一改以往的猶豫態度力支援的軍事行動,除派出遠征軍團外,朝鮮還將臨日本海的元山港租借給了明軍得北海艦隊擁有進入北海的基地。
由於太平洋艦隊的滅,使得俄軍完全喪失了太平洋的制海權,明海軍陸戰師在北海艦隊的掩護下於九月末成功的在海參崴登陸,全殲駐守此地的三千俄軍。
東北戰事地捷報如雪片一傳回內地。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民心士氣空前地高漲佛一夜之間。深藏在國民心中地那種自豪感又重新被點燃。他們又開始找回了那種失落以久地天朝上國地驕傲。
不過。明朝地中央高層們卻沒有被這勝利衝昏頭腦。在連連得勝地情況下。大臣們之間不知不覺中出現了持不同意見地兩派。
杜聿光等黃浦出身地軍事少壯派主張對俄全面開戰但要收復早年割給俄國地所有土地。還要將戰火延伸到俄國本土並最終逼使俄國割地賠款。
而以李鴻章、甚至是外交總長容閎等行政派則傾向於見好就收。儘量避免將戰事擴大化們主張明軍在收復黑龍江之後。即刻在已經事實佔有土地上單方面停火至於東北其餘割讓出去地土地。則應當同過談判從俄人手裡要回來。
一場辯論在龍城之中展開。
“西伯利亞之俄軍不過七八萬之眾。且主力亦被我軍殲滅。俄太平洋艦隊也在渤海一役全滅。而今地形勢。可以說是一邊倒地傾斜於我大明。不趁此時機收復失土。更待何時呢?”杜聿光率先慷慨陳詞。
李鴻章卻道:“我軍連戰連勝是事實,東北的局勢有利於我軍也是事實。但杜總長不要忘記,沙俄帝國可是橫跨歐洲,幅員萬里的龐然大物,連英法列強都要對它忌憚三分。咱們要是真的激怒了這頭巨熊,它調幾十萬大軍前來西伯利亞與我決一死戰,杜總長以為,憑我大明現在的國力,能夠與俄人展開這樣一場全面持久的對抗嗎?”
“李總理無限的誇大敵人的實力了,不錯,俄人的綜合實力確實在我國之上,但問題是,以西伯利亞之苦寒之地,俄人敢調幾十萬的軍隊來嗎?遙遙萬里的補給線,俄人能夠承受得起嗎?”
杜聿光直切俄人的要害,不錯,在連線歐洲部分與西伯利亞的鐵路沒有修通之前,俄人在遠東的影響力確實是有限的,而俄人又沒有英國人那樣賴以稱雄的強大艦隊,所以俄人儘管與中國有大片的土地接壤,但事實上的威懾能力卻遠不如英國。
“話雖如此,可杜總長也不能光看俄人的劣勢,而對咱自己的劣勢視而不見吧。”李鴻章挖苦道。
杜聿光一怔,不解道:“我大明連戰連捷,國勢日盛,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