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的女人們都跑去看新編的系列白劇《亂世佳人》,當然與後世那部外國名著本色偏離了許多,南北戰爭的舞臺換成南北朝征戰的大統一時代,作為一個豪門千金大小姐女子,如何在國破山河的家國大變,家人愛人生離死別的亂世中艱難生存的,其中取材了很多現實的例子。
饒是小丫頭他們各種言情劇本從我手上弄出去不少,還是看的淚汪汪的,很有點感同身受的味道,不過卻是樂此不疲,不肯放過每一集的。
我在休沐日得以偷閒,躲在梁園三山四海十三大景之一的鯨骨白樓裡,看點東西,構思下劇本什麼的。
白樓所在的青丘山下,是一個產自南平的粉紅色大理石砌成的小塔,塔頂是一箇中空小亭,水力機械傳動的翻錘,會按照時辰敲打小鐘,發出輕盈悠揚的報時聲,看起來很有點不倫不類。
其中還藏了一個揚灑的小機關,每天兩次觸發,這樣塔下蓄養的鴿子,就會習慣性的在晨曦和夕陽照耀下金紅色塔身盤旋而上,久久不去。
在梁府中,因為個人的惡意趣味,而充滿奇異風格的存在還有多處,號稱梁園二十一奇。
我正趴在小丫頭床上的一對玩偶中,看著手中第十三版的《物理通要》,看著空氣阻力、流體力學之類熟悉的字眼,很有點感慨。現在連《化學概要》,也修正到了第九版,元素週期表裡一線日常生活中,接觸可能性較大的元素,都已經被一一考證或是推衍出來。
古代的環境大大限制了多數人的想象力,但只要有人能夠給予指引一個正確的方向,將他們的推理和想象能力引導到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和程度,雖然多數時候只這就是穿
越者最大的優勢所在吧。
就算是想要在古代攀科技書,但是一個相對安定的區域性大環境,和足夠衣食無憂的人口基數,才會產生足夠的剩餘資源,滿足進行研究和創新的投入。
穿越者固然可少走彎路,但不代表就可以規避一切風險和意外,個人的想法再怎麼先進和其妙,也需要眾多專長和分工的手下來實現,你又能證明確保他們的忠誠和信念都一定和你一致的呢。
此外還有持續投入保持創新能力的問題,這就要求一個基本產業相關的教育體系,不然最終還是那種傳統以父子師徒為紐帶,家族加行會手把手經驗傳承式的老路。缺乏足夠的知識交流和實踐,個人的學識經驗在怎麼豐富,能夠發揮出來的效應也是有限的。
穿越者可以引領時代,但不代表就可以事事無所不能,更多時候,還是要藉助當代的時勢,影響和改變部分古人,甚至要做出一些妥協和代價,以達成將他們所代表社會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的效果……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只要教育基礎當道一定的普及程度,就自然有人會對更深層次的東西產生興趣和疑惑,然後積累量變為質變,產生一些跨時代或是里程碑的東西,這就是近代教育的最大優勢和特點。
在一個陳景潤的背後,或許是無數數學愛好者的鑽研和積累。
樓裡還擺著好些南海都督府,或是南海藩國進獻的稀罕物,最新的幾件還是前兩天送來的。
前幾天,南海林邑國國主諸葛地,率一眾臣子來朝,獻馴象、鏐鎖、五色帶、朝霞布、火珠,受象林公,光祿大夫,象郡刺史。
林邑國發起於紅河下游的九龍江平原,北起今越南河靜省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裡地區。上古時被稱為象林邑,簡稱林邑,為秦漢象郡象林縣故地,東漢末,象林功曹之子區連自立為王,從此獨立。
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地當中國連線東南亞、西亞等地的海路要衝,從事中國與東南亞、印度、西亞的海上中轉貿易,獲利甚大。不過最有名的卻是從0當地引進的占城稻。
占城稻又稱早禾或佔禾,屬於早秈稻,原產越南中南部,本來歷史上要北宋初年首先傳入我國福建地區。
根據我國古書記載,占城稻有很多特點。一是“耐旱”。二是適應性強,“不擇地而生”。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餘日。即便在河南河北這些中原地帶也能成活,只是產量有所減少,因此成為戰後中原諸道百姓,耽誤了農時後的救命糧和應急糧。
因為週期短耐寒耐旱,南海在拓殖海外時,也會盡量多帶上占城稻,在控制一地後就地開荒補種,以大大減少遠端輸送的後勤壓力。
現今環王朝,舉國兵不過五千,其中象兵千、馬四百,在中南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勢力。
不過可惜它比鄰的海陸都擁有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