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東北三十餘里,東接老營堡,西抵白道坡,長九十餘里。
第四道在關南二里處,東起長林鷹窩山,西達教場,全部磚砌,高聳於黃河河岸之上。
明代偏頭關的防務異常繁重,比寧武、雁門二關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雲天所擔心的自然是內長城的內三關,即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長城的居庸關、紫荊關和倒馬關,尤其是居庸關和紫荊關,對大明京師來說至關重要,一旦被蒙古軍攻破的話將直接威脅到京師。
這意味著,位於內長城和外長城之間的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將擔負起阻擊蒙古軍南下步伐的重任,倘若要是讓蒙古軍攻佔了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那麼大明將失去外長城這道屏障,僅僅依靠內長城這道防線來阻止蒙古軍隊,無疑將陷入巨大的被動中。
萬一真的形成了這種局面,等到蒙古軍在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站穩了腳跟,那麼大明十有八九會被迫像金國一樣遷都,重返南京城。
第678章 女真諸部
宣德帝北征失利的訊息被李雲天嚴密封鎖,連顧禮裕和裴俊都不知道這件事情,畢竟現在是遼東戰局的關鍵時期,一旦讓遼東明軍知道這件事情士氣無疑深受打擊,而且這也意味著朝廷將無法向遼東派來援兵,遼東要依靠他們孤軍奮戰。
很顯然,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的戰事對大明更為重要,大明一定會集中兵力在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與蒙古軍隊決戰,以避免蒙古軍隊兵臨居庸關和紫荊關。
毫無疑問,對於李雲天來說宣德帝的北征失敗是最糟糕的局面,由於朝廷忙著準備準備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的戰備,遼東明軍從海路上獲得的後勤補給將驟減,軍事物資將首先供給給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的明軍。
軍閣在這道軍情公文中已經明確告訴李雲天,年前運往朝鮮王國西京平壤府的軍事物資將是遼東明軍所獲得的最後一批,朝廷將把原計劃撥付給遼東明軍的物資調撥給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
雖然心中感到有些失望,但李雲天理解軍閣的做法,由於阿魯臺率軍壓境,軍閣的重要作戰方向已經由關外轉移到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自然要優先保障這兩個都司的軍事供給。
而且,遼東明軍如果抵擋不住蒙古軍隊在遼東的進攻可以退到朝鮮王國境內,蒙軍兵力有限沒有能力在山西行都司和關外都採用凌厲的雙線攻勢,因此考慮到山西行都司才是蒙軍進攻的重點,因此遼東的蒙軍十有八九不會越過鴨綠江追擊。
“是時候反擊了。”看完了軍閣的軍情公文後,李雲天在房間裡來回踱了幾趟,然後推開窗戶神情凝重地望向了幽冷夜幕上掛著的一輪皓月,口中喃喃自語了一句。
在李雲天看來,遼東明軍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敗仗後士氣低落,需要用一場勝仗來鼓舞士氣,而且如此一來也能對阿魯臺所率領的蒙軍進行牽制。
元宵節過後,遼東都司北部地區的女真諸部和奴兒干都司的女真諸部相繼抵達了開原城,使得開原城的兵力直線上升。
猛哥帖木兒讓人通知女真諸部宣德八年二月前趕往開原城商議共抗蒙軍的事宜後,女真諸部的首領紛紛派兵前來,不僅女真三大部中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悉數到齊,就連東海女真的幾個大部族也趕來湊熱鬧。
由於開原城裡已經安置不下如此多的軍隊,故而大部分女真人在城外的營地裡駐紮,李雲天負責提供軍糧和帳篷等物資。
二月初一,李雲天召集了明軍將領和女真諸部首領在驍武軍遼東朱雀大營的軍務大堂中議事,重點是整編來自女真諸部的女真兵。
議事開始前,李雲天兌現了他的諾言,讓人抬來了一箱箱的金銀珠寶,按照女真諸部派出的兵額當場發放半年的餉銀,使得女真諸部的首領喜笑顏開,賺了一個盤滿缽滿。
不過,整編女真諸部並不容易,不僅女真三大部之間有著不少恩怨糾葛,即便是三大部裡面的部族間也時常爆發衝突,因此要想讓他們進行合作並不容易。
與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相比,建州女真內部的關係無疑是最好的,組成建州女真的火兒阿部、斡朵憐部和託溫部相互間已經進行了很好的融合。
尤其是後來遷到建州的託溫部,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完全融入到了火兒阿部和斡朵憐部,很難再以單獨的一個部族出現。
因此,建州女真很快就託選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為主將統帥建州三衛的女真兵,建州左衛指揮使猛哥帖木兒為左副將,毛憐衛指揮使猛哥不花為右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