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部分(3 / 4)

小說:明朝大丈夫 作者:老是不進球

裡死心塌地,而且還不太靠譜,用後世的一句話就叫做辦事太糙,什麼是糙?文官們打擊政敵那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手段最不高明的也是一步步的進行,先搞臭對手,再大義凜然的站出來抨擊,最後一步步讓其身敗名裂,至於貪汙啊受賄啊,生活作風不檢點又或者不孝之類,總而言之,先在道德上佔據上風,再慢慢的收拾。可是太監呢,太監雖然有內書房也都讀過書,可是這書大多讀到自己的屁股上去了,他們做起事來不計後果,連整人都是低劣無比,證據都不需要蒐集,直接就是放廠衛先拿人,隨意捏造罪名之後嚴刑拷打,不怕你不服氣。

正是因為這種糙勁兒,所以太監的名聲很臭,不但臭,而且太監的權勢過大,甚至可能引發朝廷的動盪。

於是朱佑樘的政治遺囑裡才將太監們排除在了權利核心之外,可矛盾又出來了,既然太子這個人不可能做到自己這般勤勉,朱佑樘又不希望太監干政,將來太子當國,又如何保證宮裡的利益不受侵犯?

朱佑樘深望柳乘風一眼:“除了內宮和內閣,還有那坐鎮江南的成國公,朕原先的主意,便是令你輔佐太子,你素有機謀,與太子關係莫逆,又是皇親,朕打算令你輔政,如此,朕也就沒有遺憾了。”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也很簡單,朱佑樘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不能用太子,那就用柳乘風,在情感方面,柳乘風和朱厚照關係自不必說,便是和親生兄弟也沒什麼兩樣。同時,柳乘風又是皇親,身為皇親利益肯定是和宮裡一致的,柳乘風也絕不可能倒戈到內閣一邊。更重要的是柳乘風這個傢伙本事還不小,也就是說,朱佑樘為太子安排的後事裡頭,柳乘風是核心人物,柳乘風將取代以往的太監,成為制衡內閣和文官們的最重要的人,只要有他在,才能既讓馬兒吃草,又不能讓馬兒們當爹,保證皇室的利益。

其實朱佑樘之所以選擇柳乘風,還有一個更深沉的原因,在於柳乘風的姓格,柳乘風的姓格有些剛硬,剛硬的人就難免得罪人,這幾年柳乘風幾乎把滿朝的文武都得罪光了,今天不是和這個起衝突,明天就是和那個勢不兩立,也就說,柳乘風在制衡文官集團甚至是其他利益集團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這些人在制衡柳乘風?

所以有柳乘風在,朱佑樘覺得自己足以高枕無憂了,從這一點的安排上來說,朱佑樘確實不愧是個老謀深算的人,人還沒死,就已經把幾十年後的事都想清楚了。

第八百五十二章:試探

朱佑樘的安排自然是沒有的,在這個無懈可擊的安排之中,柳乘風顯然佔了最重要的位置,可偏偏事情出了差錯,所以朱佑樘才苦笑一聲,隨即道:“只是可惜朝中群議洶洶,最後的結果卻是內閣那邊請朕敕封你為藩王,朕原本不想答應,可是踟躇再三,竟還是鬼使神差地點了頭。”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佑樘顯得有些惋惜,有些時候並非是什麼事都是皇帝能夠做主,大臣們飛蛾撲火一般的認準了某事非要鬧,宮裡也只能妥協。

不過朱佑樘臉上的表情卻又像是在告訴柳乘風,其實他之所以做出讓步,倒並非是因為大臣們鬧得兇,而是為了柳乘風本身,一個位極人臣的臣子雖然顯赫,可畢竟還是有憂患的,柳乘風已在現今的大明朝打了太多的烙印,朱厚照且不說,可要是將來呢?將來若又有新君登基,想要樹立權威,那第一個要拿來祭旗的就是柳乘風。這世上位極人臣的臣子又有哪個是好下場的?

朱佑樘這麼做,對百官們做出了妥協,其實不只是因為大臣們鬧得兇,也不只是內閣那邊極力贊成,根本原因就是在這裡。

朱佑樘嘆了口氣,見柳乘風默默無言,大口地喘了口粗氣道:“現在既然已經敕你為藩王,按照朝廷的規矩,你現在進京只是駐京,待不了多久就得回去就藩,朕的算盤只怕要打空了。”

如朱佑樘所說,事情又回到了原點,既然沒了柳乘風,那朱佑樘所安排的後事等來的就是一場空,這才是朱佑樘嘆息的原因。

柳乘風連忙安慰道:“陛下,太子聰慧,其實京師裡便是少了微臣也沒什麼大不了,將來太子若真的登基,也定是個像皇上一樣的好皇帝,陛下何必要做這麼長遠的打算?”

“但願如此吧。”朱佑樘的回答顯得有些冷淡。朱厚照的姓子,他清楚,朱厚照絕不可能會是個勤勉的皇帝,能做個守成之主就已經是天幸了,再多的奢求,朱佑樘也不敢去多想,所以朱佑樘才說了但願二字,這意思是表示自己的憂慮。

朱佑樘繼續道:“可是眼下也只能看他的造化了,朕當政十五年,天下還算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