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3 / 4)

他當時兇得狼一樣,哪裡有半分腎虧的樣子。

楊順在陸家後門外一直候到三更時分,才瞧見一道灰衣人影疾閃出來。待那人走到月色下,楊順瞧清楚對方的身形樣貌,嚇得後撤一步,持匕相對“來者何人?”

那灰衣人以風雷之勢一把打掉他手裡兵刃,冷聲道“少廢話,上車。”

楊順大駭,這是世子的聲音。他只知世子穿著一身灰衣,卻不曾想竟是扮成了這副鬼樣子。

待楊順爬到馬車裡,謝思言已卸掉了自己的羅鍋背和大肚子,灰布衣衫空空蕩蕩,好似個唱戲的。楊順又瞄了眼世子的包公臉跟大黑手,只覺自家少爺活像是撿煤核回來的,想笑不敢笑,憋得抽筋。

謝思言並沒注意楊順的舉動。

他甚至沒去想如今的局勢。

他如今滿腦子只一個念頭。

他遮掩了容貌、聲音與身形之後,陸聽溪果然沒認出他來。這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他就是心下不豫。他先前鬼使神差地沒怎麼修飾眼睛,也曾與小姑娘目光相碰,可她愣是沒認出來。兩人認識了十幾載,又做過幾個月的夫妻,他總覺即便斂去了外在,只要他靠近,她就能覺出幾分熟稔來,可事實是一毫也無。

心知自己這股氣惱來得莫名其妙,甚至可謂無理取鬧,但心裡就是堵得慌。這大抵跟陸聽溪那日惱了他是一樣的道理。

寧王入駐皇宮後,並不臨金鑾殿,只住在皇宮偏路的武英殿,聲稱一日不尋見天興帝,一日不回封地,誓要為仁宗皇帝討個公道。太后對他避而不見,寧王也並未將手伸到後宮裡,只著人將宮牆周遭團團圍住,不許后妃、宮人隨意出入。

然而尋了大半月,也沒能找見天興帝的蹤影。寧王繼而拿出仁宗皇帝的遺詔,以證己說。未幾,又有軍民耆老奉箋勸進,懇請寧王承繼大統,主持大局。寧王再三推拒,提出從宗室近支裡選個年紀合適的穎慧子弟入繼主支,但遭到諸多反對。

有些六部堂官已開始偏向寧王,附議寧王嗣位之事,並指出少主繼統之諸般弊病。寧王仍未應允,只道要等內閣集議,拿出個章程來。但首輔鄒益與次輔仲晁均不買賬,且自寧王入駐皇宮,就開始罷朝不至。

寧王遂擇日出宮,去魏國公府上拜謁。外間眾人並不知寧王都與謝家這邊說了甚,但瞧著從國公府出來的寧王的面色也知,謝家大抵是不肯買寧王的面子。

又一月後,在部分文武官員與一眾軍民耆老的一再勸進下,寧王終於鬆口,打算暫代皇位,自道只待異日尋得合適的嗣位者,就還政遜位。

寧王滯京期間,又收編了京畿附近幾個衛所的兵馬,兼算上自封地調來的兩萬兵馬,如今手裡有近七萬兵馬,又因佔著輿情優勢,倒能勉強壓得住部分罵他亂臣賊子的文臣武將。

寧王押著欽天監監正算了日子,定登基日期為八月二十。在登基之前,寧王先在奉先殿中拜祭了仁宗皇帝,並將咸寧帝的神位與供饗從奉先殿與太廟中移除,騰出手就打算攜一眾擁躉者去祭奠仁宗皇帝的山陵。

寧王命同為宗室的沈惟欽同隨,沈惟欽倒爽愷應下。

這晚,沈惟欽再度來了陸家。

陸聽溪見他一身玄色披風,內裡一襲銀灰色連雲暗紋的闊袖蜀錦直身,腰間只一條雀鹿闊白玉帶,連個茄袋也沒帶,倒顯得簡素,一時也揣度不出他來此何意。

其實她自聽說沈惟欽摻和了寧王一事後,就困惑不已。謀朝篡位這等事風險極大,寧王如今可能還能壓住局面,可一旦等到邊地將官聽聞寧王的作為,局勢就很可能失控。咸寧帝雖多殘暴手段,但在位期間也始終致力於籠絡那幾個精擅戰事的將官,不然他的皇位不可能平穩。仁宗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如今實則已查無可查,全靠寧王一張嘴編排,若天興帝不堪為帝,那寧王更是如此。

她都知道的道理,沈惟欽不可能不知。這人有多聰明,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當年若非看他改過向善,她是不會留下他的。

權勢,地位,財力,他如今都有了,冒險幫寧王篡位實在沒必要。寧王登基,他也還是親王,已是晉無可晉。除非,他有更大的野心。

沈惟欽盯著陸聽溪不斷變幻的面色看了須臾,笑道“姑娘還跟從前一樣,心裡想什麼,全寫在臉上。我做事自有我的道理。我只來跟姑娘說一聲,明日辰時正,我會著人送一封信來,姑娘記得收。”

陸聽溪道“那不知我何時能出得府去?”

叛軍來後的第二日,陸家周遭就多了五百兵士,將各個出口把守得密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