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皇權政治和官僚政治卻從來就是責權利不清。比如天下和國家到底是誰的?就模稜兩可。一方面,大家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另一方面,又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如此矛盾,豈非產權不清?'5'

權屬不清,就責任不明,左右搖擺。結果,如果皇帝強勢,就是皇權政治;皇帝弱勢,就是官僚政治。

同樣,由於天高皇帝遠,九五至尊對許多具體事務都鞭長莫及,這就給官員的權力尋租留下了廣闊空間。再加上官員在帝國這家公司並無股份和分紅,勢必利用代理皇權的機會上下其手牟取私利,終致腐敗不可遏止。

這是帝國的胎毒。

官僚制度多次變革,直接原因就在這裡。

也就是說,以儒生為基本隊伍的官僚集團,總是希望分得更多的權力。這不僅是利益驅動,更是理想使然。在他們看來,理想的政治應該是君臣共治天下,建立文官政府行王道施仁政。貞觀之治備受推崇,原因也就在這裡。

可惜歷史上既有開明皇帝如唐宗宋祖,也有霸道如秦皇漢武和朱元璋。王道是從來就敵不過霸道的,皇權與官治之爭也將貫穿始終,並導致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體制改革。

但更重要的,還是誰成為統治階級。

邦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領主,帝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這是最重要的歷史分野。但,究竟哪一種地主階級才最適合中央集權的帝國制度,卻經過了漫長的實驗和探索。

首先登上舞臺的是貴族地主階級,時間在秦漢。這絲毫都不奇怪。畢竟,秦漢是第一帝國,剛剛從邦國時代過渡而來,貴族地主正好充當中介。因此西漢初年,便是皇族與功臣集團共掌朝政,勳貴出身的列侯擔任宰相竟成為慣例。

這當然並不符合帝國的本性,於是有劉邦和呂后的兔死狗烹,以及武帝的多次奪權。實際上,漢武帝打破先封侯後拜相的慣例,任命平民出身的公孫弘為丞相,就說明他已經意識到貴族地主不能成為統治階級。遺憾的是,他們防得了功臣,躲不過外戚,掌握政權的還是貴族地主。

不過,漢武帝畢竟獨尊儒術了,讀書做官也逐漸成為風氣和共識,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群體,即士族或士族地主階級。這樣一來,與皇家平分天下的,便由功臣集團和外戚集團變成了名門望族,並終於形成門閥政治。

門閥是一種半官僚半貴族政治,真正的官僚則應該類似於今天的職業經理人。更重要的是,官僚集團不能與皇權相抗衡,因此他們不能出身高貴。也因此,寒門庶族,即庶族地主階級才是合適的,門閥制度則不過承前啟後。

制度變革的背後,是歷史的走向。

現在,貴族地主和士族地主都完成了歷史使命,唐宋元明清將是庶族地主的時代,隋唐則是轉折的緊要關頭。

這就有了兩個方面的制度創新。一方面是帝國官員的選拔制度,即科舉制,目的是確保庶族地主能夠替代士族地主成為統治階級。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組織制度,即三省六部制,目的是實現皇權政治與官僚政治的和諧與平衡。

如此創新,當然非同小可。

那麼,什麼是三省六部?

這種制度,又為什麼能擺平皇權與官僚?

三省六部

簡單地說,三省六部就是隋唐兩代的中央政府。其中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則是尚書省下屬的六個職能部門: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這個制度意義重大,其影響既是歷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現在我國中央政府的部門仍然叫部,日本的則仍然叫省。'6'

那麼,什麼是省?

省的本義是後宮。魏晉隋唐時期,王朝中樞建築群的最前面(南端)是皇城,有太廟、社稷、官署、衙門。中部為宮城,是皇帝會見群臣之處。最後面(北端)為後宮,是皇帝與后妃的私密空間,非有特旨嚴禁入內,所以稱為禁或禁中。西漢元帝時,為了避皇后之父的名諱,改禁為省,從此禁省通用,或稱禁,或稱省,或稱禁中,或稱省中。

顯然,省,原本不是政府。

禁省成為政府機構,要拜漢武帝所賜。此人為了從宰相手裡奪權,變官僚政治為皇權政治,發明了“一國兩府”的政治體制:宮外以宰相為首組成“外朝”,宮內以大司馬為魁組成“內朝”,內外共理朝政(詳見《漢武的帝國》)。

毫無疑問,這是兩套班子。

兩套班子是早就有的。漢初,皇帝與宰相分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