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被逗樂了,也跟著大笑出聲。徐璐想了想,也是莞爾至極,楊二奶奶這話還真是中肯又趣味橫生。做姑娘的時候,自然要把良好名聲打出去,參加詩會茶會琴會什麼的就非常有必要了,這樣才能找到更好的婆家。但都嫁了人,木已成舟,這時候就不是在詩會茶會方面較勁,誰是才女什麼的,而是朝誰更賢惠,誰更旺夫,或誰的男人更厲害方面看齊
經過楊二奶奶這麼一攪和,那麗人也只好作罷,只冷冷一笑,便轉身離去。腦後長長的白貂毛圍頸露出的一大截尾巴,在空中甩出凌厲高傲的孤度。身後又有幾個身穿錦衣的丫頭連忙跟了上去。
這人是誰呀,這麼大的派頭,偏她又不認得,可對方卻平白無故地與自己作對。也不知是哪裡得罪了她。
朱連氏便好心地提醒徐璐,“妹妹不認得此人吧?也是,這人是雲貴總督的嫡女,又是韓國公夫人的侄女。她老子今年上半年才進京述得職,後來又被派去了山西任大同太原呂梁三軍總治。官拜一品,因是武將,她和她的母親妹妹們便留在京裡了。今年五月才嫁給了成國公世子爺的長子。只等成國公世子爺承襲爵位,她丈夫必定是新任國公府世子爺了。”
成國公府齊家?徐璐有些印象。
主要是在泉州的時候,準備年貨送進京的禮單中,便有成國公府,不過交情應該只是普通吧,所以送的東西並不多,只是過年才會送上一些。
安國侯府與成國公府都算是走武將路子,但如今凌峰已進入文職,與成國公府應該沒什麼衝突才是。怎麼這位齊大奶奶處處與自己別苗頭?
不止徐璐不明白,楊二奶奶以及朱連氏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離晚飯還有半個時辰之際,下了朝的男人們就基本全趕往張家來了,不過全都在外院裡鬧騰著。
當張家丫鬟高聲宣佈準備開筵後,大家也都起身,前往茅房排洩,並準備上桌。徐璐也去了茅房,只是回來的時候,又碰到袁二太太。
“侄媳婦,且站一站。”
徐璐不喜剛才袁二太太的態度,求人不成就翻臉,這樣的人最令人反感了。她也很想裝作沒看到,但這兒人那麼多,實在不好不理人。只好站住,笑看著袁二太太。
“四姑母有什麼吩咐?”
袁二太太在媳婦佟氏的饞扶下,上得前來,笑道:“剛才我與你說的事兒,你可別忘了。”
徐璐佯裝不解,“什麼事兒?”
袁二太太說:“就是讓你家峰兒給你燁表弟找份差事。我要求也不高,只要能進吏部吧,實在不成,順天府也行。想必以峰兒的本事,應該不難吧。”
確實不難,嘴上功夫誰不會說呀。
徐璐無語至極,說:“四姑母可真會出難題,世子爺才進吏部,兩眼一抹黑的,腳跟都還沒站穩,還哪還有功夫顧旁的事?不過既然三姑母都親自開口了,我回去後就與世子爺提上一提。不過成與不成,我可不敢保證了。”
袁二太太趕緊說:“峰兒若是不成,不是還有侯爺麼?只有你家侯爺出馬,那還不手到擒來?好了,就這麼說定了,就等你的好訊息了呀。我先走一步。”
徐璐強迫自己揚起溫和的笑意,目送袁二太太轉身離去後,自己毫不猶豫地走人了。
☆、第21章 忽然冷臉的婆母
一起吃飯的時候,徐璐與表嫂連氏,鎮國侯世子夫人閻氏,慶昌侯世子夫人李氏,方閣老家的大兒媳婦田氏,同坐一桌,另外還有幾位雖不認得卻也面熟的年輕少婦。後來讓連氏一介紹,才知道,這些少婦也是公侯之家的奶奶們。
徐璐這桌坐了九人,過了一會兒,一個國公府的丫鬟領著一位麗人過來,語氣恭敬地道,“齊大奶奶,這兒還有位置。”
齊大奶奶優雅矜持地坐了下來,同桌的就紛紛打起招呼起來,問她怎麼這麼晚才過來。
齊大奶奶說:“剛才去出恭了,倒來得晚了。”然後長袖善舞地與在座諸人打了招呼,言語俐落,聲音又快又脆,在座諸人全都與她認識的。只是唯獨沒有與徐璐打招呼。
徐璐那個鬱抑,這人也太不給面子了。如果換作是自己,就算再不喜歡的人就必會打招呼。
但這齊大奶奶,就這麼當場給自己沒臉,究竟與自己有多大的仇恨呀?
眾人也看出了齊大奶奶與徐璐的不睦,雖然心頭奇怪,面上卻沒有什麼的。果然貴女就是貴女,基本的涵養功夫還是有的。
丫鬟們開始上茶,一人桌前一盅乳白色的茶湯,齊大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