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部分(2 / 4)

小說: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作者:兩塊

李鄯想著溫暖的農家庭院,裡面點著通紅的火盆,覺得自己就要睡著了。

腳步聲!

他的心裡猛地一跳。

李鄯睜開眼睛,再側頭去聽,那些細微的聲音又消失了,只剩下外面庭院裡風吹落葉颳著地面的聲音。月光滿地,宮室的地上泛著冷冷的生青色。他的背後發冷,想起宮裡的一些光怪陸離的傳說。他的身上乍起了麻皮,覺得空曠的宮殿有人在疾走,可是那些腳步聲是斷斷續續的。又有呼吸的聲音,彷彿就在耳朵邊。他的心突突地跳著,像是要從嘴裡跳出來。

腳步聲清晰起來,就在這座宮殿的牆外。那不是一個,而是一群人,凌亂的急促的腳步聲從遠處極快地逼近。

一連串的宮燈在黑暗中晃動著,李鄯看到是一隊太監在急匆匆的走著,而他們的身邊,則是一隊身穿袍服的大臣。

發生了什麼事?李鄯心中驚疑不定。

李鄯順著他們行進的路線望去,看到他們去的地方通向皇太后的居所“大雅齋”的方向,突然明白了過來。

一定是帝國發生了什麼大事,才會有皇太后夜召群臣!

會是什麼事情呢?

李鄯的心中莫名的感到一陣不安,他跳起身來,向自己的居所方向跑去。

此時的李鄯並不會想到,剛剛他看到的這一幕,會和他的故國有莫大的關係。

朝鮮,漢城。

已經是十一月份,漢城的天氣開始轉冷,可是冷的時候,忽然有一股暖的感覺,那就是俗說中的“溫雪”。

“溫雪”就是開始要下雪了。

半夜裡金玉均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無法成眠。他索性點起蠟燭,擁被看起報紙來。

金玉均看的報紙是乾國的《點時齋畫報》,朝鮮當下還沒有自己辦的報紙,外國的報紙也很少。《點時齋畫報》因為使用中原文字,圖畫精美,朝鮮人都看得懂,因而一經輸入朝鮮。便大受歡迎,於是報館乾脆便在漢城開設了分館,發行起專門給朝鮮人看的畫報來。

《點時齋畫報》現在刊載的,多是乾國和朝鮮之間的商業往來的情況。

自從乾國輔助朝鮮開國之後,朝鮮和乾國、日本之間的貿易額迅速增長。其中除了乾朝邊市貿易的牛、馬、鹽、鐵之外。最重要的是對乾國的人參貿易。人參貿易又稱為八包貿易,每包人參為10斤,因為最早朝鮮允許到乾國的使團所謂“燕行”人員每人攜帶八包。後來因朝鮮邊民越境採參傷害乾國地方官民,朝鮮政府停止人參出口,使團按每斤人參25兩白銀計算,可以攜帶2000兩白銀去乾國購買商品。後來為了防止白銀過度外流,又摺合成價值2000兩白銀的朝鮮貨物,如皮毛、紙張、海產乾貨等雜物。高階官員可以攜帶一個半八包(3000兩白銀)的貨物。由於使團內象譯官等低階官員資本短缺,於是私商趁虛而入,或貸款給譯官。或直接為使團提供包參和包銀,從乾國購買商品。他們出售人參和朝鮮其產品來換取日本的白銀、乾國的織物、日用雜貨、金屬品、書籍、藥材、染料,還有朝鮮王室所用的藥材、珠寶、蘇杭綢緞等奢侈品,採購量相當大。一些朝鮮鉅商為了追求利潤,甚至充當使團的馬伕、奴僕,隨同使節團前往乾國。

從朝鮮輸送到乾國的商品包括馬匹、貂、水獺、青鼠、豹等毛皮;海參、鮑魚、蝦、魚、海帶等海產乾貨;金、銀、銅、豆錫、生鐵、鋼鐵等金屬;白紙、壯紙、桑皮紙等紙張;人參、胡椒、白礬、乾薑等藥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蘋果、柿、慄等乾鮮果品。從乾國輸入朝鮮的有牛、羊、騾、驢等牲畜;剪刀、鑷子、針、床爐、釜、皮箱、馬鞍、雨傘、木箸、算盤、梳子、紐扣、菸袋、眼鏡、瓷器、毛綿紙、斗方紙、火石、火鐮、筆、墨、硯、銅壺、錫壺、指南針等日用雜貨;各種金屬製品如鏟、犁、鏵、鋸等工具;金、銀、銅製錢等通貨;棉花、棉紗、生絲等紡織原料;各種棉布;各種錦緞綾綢;各種男女成衣、帽子、鞋襪;各種染料;各種食品;各種藥材;各種書籍;乃至於進口珠寶玉石、漆器牙雕、傢俱古董、釵環首飾、自鳴鐘、自鳴琴等西洋玩好、貓狗鸚鵡等珍禽異獸。此外還有乾國的天文、曆法、地理、歷史類書籍,以及牛角、火藥、硝石、硫磺等軍用品,米、豆、麥等穀物,以及生絲銅鐵等物。

除了乾朝貿易之外,朝鮮的商人還作為中日貿易的轉口商。用從日本貿易得來的白銀到乾國購買絲等物,再將乾國的絲出口到日本換取白銀。朝鮮“貿白絲於乾國者,皆入倭館,輒皆得大利。白絲百斤。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