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多嘴問什麼,明珠卻不曉得這些,忙問錢媽媽:“這個楚家怎麼了?”
錢媽媽看了三太太一眼,見三太太臉都有些綠了,不回答明珠,明珠就會挖根問到底,索性簡簡單單地回答了:“其實以前也有些交情。”
說是交情,其實也不太恰當。這還要追溯到三太太的爺爺,當年三太太孃家也是小門小戶,靠做些小買賣為生,後來因為被人坑了,連做買賣的本錢都沒了,最後便去做了掌櫃的養家餬口。
倒是好,遇見了個厚道的東家,東家見三太太的爺爺做事精細穩重,有意提拔。便讓他在鋪子裡入了股。這一作便是十年,也分了不少的紅利。後來有心單獨出來做買賣,東家又給予了不少的提拔機會,三太太的孃家其實就是這樣發跡的。
而這個東家,便是南京的楚家!
只是,三太太的爺爺想法不同,並不許兒子沾手生意上的事兒,只要兒子一心讀書。三太太的父親倒也不枉費期盼,二十多歲時考了秀才。那時他們家就把生意收了,沒想到收了生意之後,三太太的父親科舉就順利起來,一路考,最後考了個進士出身。
那時三太太已七八歲,父親考了進士,並沒有改變周遭的人覺得她是商戶女的看法。然三太太的爺爺病老歸西時,仍舊念著楚家的再造之恩。
這些事三太太不願提,錢媽媽自然不好對明珠說。明珠在乎的也不是這些:“從來沒聽說過什麼楚家,那楚家到底是什麼人?我記得上次她們家送來的東西都十分稀罕呢!”
錢媽媽道:“不過是商人之後罷了!”
眼風見三太太臉色愈發陰沉,忙改了口笑道:“多年不曾聽說楚家了,奴婢也不曉得。”
明珠冷哼一聲,倒精明瞭一回:“既然是商人,那楚大夫人那身打扮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