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書香門第 作者:絢爛冬季

,就微微福了福,回話說:“剛前院傳話進來,說知府大人知道爹孃回來了,著人送了拜帖過來,想明日過來拜訪。”

“他們訊息還真靈通。”劉氏笑著說,“明日只怕要先去祭祖,你叫人回個話兒,就說後日我和你爹在家恭候。”

範氏應了“是”,又從袖子裡抽出剛安排好的選單,遞到婆婆手裡:“晚上的家宴媳婦擬了個單子,娘看看,可還有什麼要添減的?”

“你安排的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劉氏笑著答,見範氏把單子遞到了跟前,還是接了過來看,“唔,泥螺就不要了罷,你公公這一向腸胃不好,他又愛這個,一見到誰也攔不住,乾脆不要做給他吃。”

旁邊伸脖子看的嚴清華嗤的一聲笑出來:“爹爹怎麼和豐姐兒似的!”劉氏伸指戳了她一下:“少胡說。換個時鮮冷菜好了。”把選單還給了範氏,範氏點頭答應,劉氏又問:“豐姐兒呢?”

“在後院玩呢。”範氏答,“那媳婦就先去了。”要出去安排人給知府大人那裡回話,還要重新安排選單。劉氏點頭,又想起一事:“既要去回話,不妨把我和你爹帶回來的土儀一併送去。阿蓮那裡有禮單,叫她照著單子理出來給你。”範氏應了,和阿蓮一起出去。

作者有話要說: 嗯嗯,要養成好習慣,凡涉及引用註明出處~~

注:1春盤即我們現在吃的春捲(昨天存稿的時候愣是沒找到這個1,淚目~~)

2出自論語

6前因

平江城外獅子山上,嚴家父子、翁婿帶著幾個小輩正徒步上山。獅子山,山如其名,站在遠處遙望,這山恰似一頭雄獅俯臥著,因而得名。獅子山上樹木蔥翠,多為香樟、銀杏、翠竹,嚴景安手創的竹林書院就在獅子山後山的竹林裡。

獅子山並不太高,竹林書院是建在半山腰上,因此一路行去倒也並沒多累。嚴景安一馬當先,左後是王進文跟隨,右後面則是嚴仁寬,嚴仁達帶著侄子外甥和黃愨在後面邊走邊聊,嚴仁舉飯後已經回家去了。

嚴景安一路走一路看,走到半路停下來回身遙望平江城,忍不住感嘆:“人事滄桑,世事無常,只有這山這城還一如從前。”

王進文和嚴仁寬也停下來回望,只見一條條玉帶穿梭在粉牆黛瓦之中,間或彎出幾拱小橋,將平江城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區塊,讓人不由得想起那句唐詩:“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1

“山和城雖不曾有何變化,咱們書院卻早已是今非昔比了,阿寬這些年的精力都放在書院上,成績如何,岳父一觀便知。”王進文笑著答話,說完伸手去扶岳丈,繼續上山。

嚴景安看了嚴仁寬一眼:“哦?若果真如此,倒也不負了你這九年時光。”說著扶了王進文的手轉身繼續前行。

嚴仁寬在後面跟著前行,答道:“兒不敢說有什麼成績,勉強算是沒有辜負父親的期許。”

王進文看嚴景安沒再開口,想著要再岔開話題,轉頭看了看孩子們落在後面,應該聽不到,就問道:“立儲一事,已經到了不可再爭的地步了麼?”

“不是不可再爭,是不可在此時再爭。”嚴景安仰頭看山頂,卻被蔥鬱的樹葉擋住,只能看到林間若隱若現的山道,“吳閣老都無奈致仕,可見陛下的決心了。”

嚴仁寬聽到這裡皺眉:“元翁也不說句話麼?”他口裡說的元翁乃是指當朝首輔、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徐端,而嚴景安提到的吳閣老則是指次輔吳秉成。

今上弘文帝在位十九年,如今膝下只得兩位皇子長成,分別是皇次子和皇四子。兩人皆非皇后嫡出,弘文帝偏愛曹貴妃所出的第四子,遲遲不肯立皇次子為太子。群臣屢次上書,都被弘文帝以各種理由推脫了。

今年恰逢弘文帝四十壽辰,年初萬壽節之時,都察院右僉督御史黃奇上書請立皇次子為太子,弘文帝留中不發。黃奇乾脆在大朝會上當堂進諫,重申奏疏內容,言及為君上者應以祖宗家法、江山社稷為重,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不應有所偏私;而東宮不定、則百官不安,易動搖國本,非明君之道。當下有許多朝臣附議,弘文帝大怒,將附和官員一律廷杖二十,黃奇廷杖四十,貶至黔南做縣丞。

黃奇被貶之後就將孫子黃愨託付給了嚴景安,請嚴景安幫忙教導。其時嚴景安正在翰林院做掌院學士,是教導皇子讀書的師傅之一,平日也多得弘文帝青眼。在黃奇之事過後,有一次弘文帝私下裡對嚴景安問及兩位皇子學業,嚴景安答曰皇次子沉穩厚重,勤奮好學,甚為難得,又進言請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