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的這種障礙還會“蔑視”、“限制”並“剝奪”孩子自我實現的需求。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才是真正可怕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需要是激勵人的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動力。沒有了需要,人的生命便會在無所欲求中自形枯萎。而需要分不同的層次,從生理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從社交的需要到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居於最高層次。什麼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呢?自我實現意味著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總是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向完美。
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即使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因為雖然他對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還無自覺,但是,透過積極的看、積極的聽和積極的觸控,他也就已經開始努力實現自我的需求,以建立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成人們大都比較重視“自我實現”的需要,並能充分領會到自我實現的需要對於生命的意義。但為什麼做父母的往往卻對孩子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加以“蔑視”、限制呢?答案就在於:正如前文所說,當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所考驗的是父母的勇氣而不是孩子的勇氣。也就是說,做父母的往往無法接受孩子受到傷害的事實,他們的心理沒有具備這樣的承受能力。
他們習慣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在他們眼裡,這個世界無處不是危險,這個世界到處都可能發生意外。因此,為了防止孩子遭遇危險和意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孩子時時置身於“安全”的範圍之內或自己的庇護之下,遠離一切想象的或可能的潛在威脅。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在“保護”了孩子的同時,卻限制了孩子實現自我發展的需求空間,從而也就等於扼殺了孩子的生命。
2、你還小,讓媽媽來幫你。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在一篇教育觀察日記裡記述了這樣一件事情:
一天,孩子們圍成一圈,有說有笑。圈子中間放著一個水盆,盆裡漂浮著一些玩具。
學校裡有個剛剛兩歲半的男孩。他獨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滿了好奇心。我饒有興趣地在遠處觀察著他。他開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擠進去,但他沒有力氣,擠不進去。於是他仍站著看著周圍。那張小臉上流露出來的思想非常有意思,當時我要是有個照相機把他拍下來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張小椅子上,顯然,他決定把椅子搬到這群孩子的後面,然後爬上這個椅子。他開始向椅子走去,臉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這時,老師走過去蠻橫地(她可能會說是輕輕地)抓住他,把他舉過其他孩子的頭頂,讓他看水盆,還說:“來,可憐的小傢伙,你也看看吧!”
小傢伙雖然看到了那個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臉上原來那種使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歡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只是一種“相信別人會替他做事”的孩子才有的那種呆滯表情。
蒙臺梭利的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他告訴了我們,過分愛護孩子的結果,就會過分地只注意到細節,從而阻礙孩子發展他的生活技能。對孩子來說,這等於是提前遭遇了一種殘酷的待遇。
然而,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卻不乏這樣的例子:有些母親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便陷入無窮的擔憂之中,擔心孩子長得不好,甚至活不下去。在這樣的母親眼裡,那些在大多數人看來是極其平常、普通的事情,也會被當成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她隨時處於極度緊張和敏感的狀況之中,深怕一不小心,哪兒就出了問題。
在一天之中,她只要有空就會檢查孩子的呼吸,測量孩子的體溫,擔心孩子的睡眠。孩子睡著了的時候,她怕孩子著涼了;孩子哭的時候,她怕孩子哪兒又不舒服;孩子發燒了,她就認為孩子已到了死亡的邊緣。
這樣的母親過得非常辛苦。不論事情有多麼小,她都要為孩子去做。凡是她能做的,孩子就不必動手,哪怕是孩子願意做而且做得到,也不讓他去做。這樣的母親為孩子穿得厚厚的,吃得多多的,如果辦得到的話,她甚至願意幫孩子消化吃下去的東西。
簡單地說,這樣的母親把孩子生活所必須的工作和機能都接了過來,其結果必然是相當糟糕的:孩子長大了,但是不成熟。他雖然活了下來,但是卻生活在借來的自我當中,沒有發展出自己的自我意識。他始終停留在依靠母親的嬰兒階段,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和願望。他對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對周圍的世界也缺乏洞察力。他不會從原因推出結果,只會滿足於奇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