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每個人對職業的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在進行人生規劃前你首先要分析個人屬於領導型、科研型、藝術型、機械型、服務型、營銷型、演技型、生產型、社會福利型……中的哪一種。這一部分分析解決的問題是:自己究竟對哪一行業感興趣?如微軟總裁比爾·蓋茨,為了自己鍾愛的計算機行業,而不惜中途輟學;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為追求黑人的平等地位而不惜奮鬥終身。

Ⅱ培養競爭、合作意識——他我精神層次

日本一位著名的企業家,京都陶瓷公司創始人——稻盛和夫,歷來崇尚“敬天愛人”的思想。日本有句古訓:“天賜吾與眾生同一愛,故應以愛己之心愛人”。稻盛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一思想:“天”乃道理,講道理即為敬天,“人”即大家,即同胞,以仁愛之心愛民眾,即為愛人之心。李嘉誠、霍英東、李兆基、邵逸夫、金庸等人都以自己的仁愛之心給予過許多素昧平生之人以愛心與資助。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高科技的不斷發展使社會越來越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激烈的競爭中,應當注意自身心態上的變化,甚防自身的“零和心態”。我們踢足球的時候,甲方以“1∶0”勝了乙方,甲方會認為自己贏了一個球,而對方輸了一個球。我們在心裡就會形成“+1∶-1”的錯覺,認為只有對方失敗了自己才會勝利,而這種勝利並不是由於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帶來的,而是由於對方能力的下降才會勝利。

保護對方就是保護自己,保護對方就是保護這個生態環境。如果一條熱鬧的小吃街只剩下自己這麼一家餐館,那麼客人們就不會再光顧這條街了,損失的終將是自己。當然,正如前邊提到的最高層次的競爭便是合作,只有合作者才能生存。

波音公司在“波音777”專案上做出的努力,證明了團隊概念在現實環境中的最新應用。波音公司採用的是多功能型團隊,這種團隊由來自同一等級、不同工作領域的員工組成,他們來到一起的目的是完成一項任務。它能使組織內不同領域員工之間快捷地交換資訊,激發新的觀點,解決面臨的問題,完成複雜的專案。工作時,這種順利的協調關係是要靠培養我們的“他我精神層次”方可達到的。

Ⅲ純乎自然的職業狀態——真我精神層次

教育名著《愛彌兒》所主張的成長要決便是遵循自然本性,以本性為師,使成長與人身心發展的各階段一致。猶如“氣候之於植物,溼潤的土壤適於長苔蘚,乾燥風沙的土地上適於長沙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按照自然的要求,改變自己的生長、發展條件來成長,以適應氣候和土壤的需要。

初入社會的你,若想在事業上功成名就、一展鴻圖,便一定要做到透過自我控制的方式,超越自身的三種精神層次,最終達到能夠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狀態,也即能夠頓悟“真我精神層次”的真諦。

柏拉圖曾把人的靈魂分為兩部分:理智與情慾。“靈魂裡有兩個不同的東西:一個是人們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稱之為靈魂的理性部分;另一點是人們用以感受愛、餓、渴等等物慾騷動的,可以稱之為心靈的無理性部分和慾望部分。”亞里士多德進一步指出:“無自治力的人,為情感所驅使,去做明知道的壞事。有自治力的人服從理性。”正如塞謬爾·斯邁爾斯在《品格的力量》中所指出的:“自律自治是品格的精髓,美德的基礎”。

凡在職場生涯中功成名就者,都要歷經這三個層次的成長,我們在此分析這三個層次,便會發現,在成功人士的精神成長過程中,存在著四種能量遞進關係。

第11節:瞭解深層自我

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人對自己的形象不可能完全肯定,也不可能完全否定。“自我否定”是求職就業者不易發覺的心理障礙,瞭解這些帶負面傾向心理的形成原因,對自己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確認自己的職業定位極為有利。以下列出典型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式的性格特徵,請大家逐一對號入座:

①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著坐一望二的優勢(自我肯定);或無論哪一方面,也沒有什麼值得絕對驕傲的地方(自我否定)。

②喜歡挑戰性的工作,不怕失敗(自我肯定);或做事總怕失敗,顧慮重重(自我否定)。

③被他人看作是可以依靠的人(自我肯定);或被看作是依靠他人的人(自我否定)。

④對將來充滿希望,凡事都奮力去爭取(自我肯定);或對將來不抱太大希望,一切順其自然(自我否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