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3 / 4)

小說:科技巨頭 作者:雨來不躲

400多米的桁架物體就是“螢火號”,別看它現在的模樣是一根筆直的光棍,桁架上捆綁著各色各類的物資,而當它抵達火星軌道上之後,將會產生翻天覆地般的變化,猶若變形金剛一般變成複雜至極的空間站,“打包”在桁架上的“Beam充氣式太空艙”將會全部充氣使用,讓這根“光棍”變得異常飽滿。

此刻的“螢火號”彷彿是一根400多米長的筆直光棍,而另一條巨長而大的桁架構成的人造天體呈現出了“T”字形狀,它也有自己的名字——“火星快車號”。

任鴻等人及其“螢火號”想要抵達火星,離不開“火星快車號”,它就像牽引的火車頭一樣,充當運輸動力的核心來源。

當兩條桁架與環軌星港脫離之後,開始同步變軌,與星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這時候,兩條桁架開始了交會對接,最終合而為一。

如果是外人看了,絕對會無法理解,兩條桁架合而為一之後,“螢火號”的尾部只是一個離心艙,中間部位並沒有像“諾亞號”那樣有著超大直徑的引擎噴口。

只有側翼兩端有幾個小型引擎噴口,那麼主引擎在哪裡?那幾個小型引擎,光是看口徑就能看出它們承擔不了多大的推力,估計只是為了在火星上空調節空間站維持軌道平穩執行的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把“螢火號”和“火星快車號”送到火星。

既然“火星快車號”是充當火車頭的角色,自然是要帶著“螢火號”前往火星,可是這個人造飛行器上也沒有任何的主引擎推進噴口,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秘訣就在“火星快車號”那“T”字形狀的首端的“一”字形,長達260米,最寬處達108米,那是一個用合金支架打造而成的葉子形狀的太空巨型光帆,然而這個面積還僅僅只是收縮起來後的樣子就這麼大了,當它全部舒張完畢的時候,將會呈現出一面更加龐大的葉子形狀的巨型光帆。

三小時候後,製造重力的離心艙正式運作起來,寧澤波擔任了起“火星快車號”的主駕駛員。三個半小時後,“火星快車號”帶著“螢火號”空間站進行首次加速度正式脫離地球軌道。

而此時此刻,火星距離現在的地球幾乎是最遠的距離,而此刻估計美國人的“諾亞號”已經快要抵達火星了吧,距離他們出發算起已經超過七個月了。就目前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而言,以諾亞號的速度從地球出發估計要到850天之後才能抵達火星了,一個單程旅途就差不過要近三年的時間。

但事實是,任鴻他們確是選擇了在這個時間段開始出發,不但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出發,而且要完成在一百天內航行超過3。7億公里的距離並抵達火星的目標。

目前人類的火箭推進速度是多少?時速大約在5萬公里左右,而100天之內完成3。7億公里的目標,這在外人看來是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光速穿越這樣的距離都要超過20分鐘左右的時間。

當然,這只是在外人看來,只是以火箭推進而言,而“火星快車號”可不是用火箭推進的。

4小時零37分,遠離地球的“火星快車號”的巨帆在太空中正式展開,這片“葉子”從不到300米的最長長度逐漸伸展,在最後達到了不可思議的16。8千米的長度,如此誇張的長度的巨型光帆還有著三層,每層光帆相隔只有48米的距離,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層一樣。

當“火星快車號”的巨形光帆展開之後,猶若宇宙的一葉扁舟。這個時候,“火星快車號”桁架中央部位環繞著桁架的上千組鐳射器開始運作,飛行器內部儲備著高額能源的紫源晶為這千組鐳射器供給穩定的能源輸出。

在鐳射技術領域,中國早就甩了美國人八條街,這裡再次得到詮釋,冥斧基地一直在研究鐳射技術,白樺也在研究,“正義小子”雖然沒能造出科幻戰爭電影中的輕型鐳射攻擊武器,但在這裡,常規的鐳射器已經得到應用。

………

……

…(未完待續。)

【第556章:火星拜訪者到來】

……

當飛船供能系統裡中紫源晶的能源瘋狂輸出高純度能源之際,如同環形蜂窩狀的千組鐳射朝著前端的超級光帆照射出33萬條粒子流的鐳射,攜帶著高速粒子洪流的數以萬計的鐳射持續不斷的照射照射在了16。8千米長度的光帆面積上,而“火星快車號”表面上的鏡面護盾(Ps:一種材料,不是傳說中的能量護盾噢)保護著船體免受持續輸出的鐳射所帶來的損害。

整個飛行器開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