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中醫“洩瀉”病人,當他是消化不良又是初期時,第一個中醫說:“證屬飲食所傷也,宜服‘保和丸’。”就是說,這病人是消化不良,應該用“保和丸”這個方劑治療。過了一陣,病未痊癒,轉為慢性洩瀉了。第二個中醫一看說:“證屬脾胃虛弱證也,宜香砂六君主治。”即說是脾胃虛弱證,要用“香砂六君丸”這個方劑為主加減治療。如病還未好,病人體質更差,轉為“腎虛”了。第三個中醫接著一看,說:“腎虛瀉也,命門火衰,速宜‘四神丸’加減。”即說是“命門火衰證”,趕快用中藥“四神丸”加減治療……好了,好了,已經三個中醫就三個樣了,如果再來第四個,就有四個樣,下面不必再說下去了。其實,從辨證論治原則來說,以上各位醫生的診斷治療都是對的,因為病的階段不同、型別不同,診斷治療當然不同。又如因為時間、地區、氣候不同而診斷也不同的例子,則前面所舉石家莊及北京乙腦的事例就很明顯,它同是西醫病名的“乙腦”,因為地區、氣候不同,“證”也就不同。而在西醫則北京也好,石家莊也好;天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