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1 / 4)

小說:江山多錦繡 作者:圈圈

衛郎只是那眾多副將中不起眼的一個,主管襄辦軍務。

起初,一切都很順利。王淳將屬於自己的公務做得盡心盡力,就連對他這種出身羽林軍的新晉軍官一向看不太上眼的鎮北大將軍周勝對王淳也是青眼有加。鎮北軍中,王淳保持了他沉默的本色,他很少開口乾涉周勝的軍務。無論周勝安排他做什麼事,他都會完成得很到位。

戰況從第一年的被動防守變成了第二年的主動進攻,面對著逐漸潰散的賀蘭軍隊,所有人都樂觀的認為將賀蘭族遠遠的趕出永平朝的邊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士氣空前高漲,士兵們在訓練時也顯得格外有精神,鎮北軍沒有辜負朝廷賜給它的名號,很快,這支軍隊便可成為永平朝軍事上一支有力的鐵拳。

變化從鎮北軍的主帥周勝和襄辦軍務輕車都尉王淳之間一次小小的爭執開始。

爭執的原因並不複雜,在不斷的勝利訊息傳回京師後,朝廷理所當然的下了一道聖旨。戰爭的目的,已經從最初的保家衛國變成了開疆拓土。

鎮守和林的大將軍郭英被調走,新的和林守將按照周勝的建議,任命為他的侄子周承。周承亦是將門之後,他早亡的父親便是建寧朝都指揮使。有了父親和攻無不克的叔叔做後盾,加上自己的驍勇善戰,周承長大後在軍中屢立戰功。周勝推薦周承守和林,也並不是完全出於私心,和林是被賀蘭族環繞的地方,亦是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聰明”一點的將軍都不會為了那些軍功主動請纓冒險。

王淳向周勝提出的意見,卻是派自己或副將軍宋慶明去守和林。王淳並不是不相信周承的能力,相反,他十分欣賞這個與自己年齡彷彿、帶著些狂傲不羈的年輕將領。攻城掠地打前鋒,周承的戰鬥力毋庸置疑,王淳所擔心的卻是周承鎮守和林時一旦遇到麻煩必然會影響到周勝對於戰局的判斷力。在這種事關生死的戰局上,做為主帥,周勝的判斷背後便是成千上萬士兵的性命。

“少將軍本為騎將,攻城拔寨是其所長,派如此驍將守城,在下亦覺得可惜,這種偷懶的活還是交給老夫吧?”副將軍宋慶明見周勝在聽到王淳的建議後隱隱有些不快,趕緊出來打圓場,他亦是在戰場上征戰多年,也認為與其讓周誠守城,不如讓周誠做進攻的前鋒,自己這種經驗豐富、謹慎持重的老將守城要更合適一些。

“老夫豈是因私廢公之人,戎馬半生,未嘗聞驚雷而變色!”,周勝帶著明顯的不快否決了王淳和宋慶明的建議。

王淳不再堅持,作為部將,進言是自己的責任,是否採納則是主帥的權利,作為軍人他必須服從主帥的命令。鎮北軍的軍規又令他想到了當年的殿前司侍衛選拔。沉默的、忠誠的侍衛才是那些居上位者需要的人。何況從成為翊衛郎到進入鎮北軍這許多年的時間裡,他已經做過了太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不在乎再多受一次委屈。

爭執很快揭過了,事後誰也沒再提起,雙方都小心的迴避開這個話題,不想讓小小的不快在新舊軍官中構成裂痕。直到數日前,和林的失守。

當那個滿身是塵土的送信士兵跑來報告和林被困,賀蘭軍足足有七八萬時,周勝想都沒想就下達了北上的命令。鎮北軍已經訓練得差不多,該到檢驗其訓練結果的時候了。執這樣一支利器,周勝可以傲視天下,七八萬賀蘭軍算得了什麼?他們只配給鎮北軍祭旗!困住的是自己的侄子!周勝相信周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堅守到自己的到來,那時候,賀蘭人將被殲滅在和林城下,自己也可以告慰哥哥的在天之靈,告訴哥哥他的遺孤已經被撫養成才。

就在這個當口,王淳又第二次提出了和主帥不同的意見。這次他說得非常詳細,不能輕易有動作,最好先收集足夠的賀蘭軍情報。他的理由很充分,和林距離鎮北軍駐守的營地大約三百多里,是否失守不知,敵情不明,倉促出擊容易誤入陷阱,即使出擊,也要步步為營,萬萬不可突然冒進使得隊伍之間相互脫節。

出乎所有人意料,修養甚好的周勝突然暴怒,失去了傾聽王淳解釋的心情,“老夫身經百戰,居然需要一個連兵書都沒讀過的侍衛來教如何打仗,真是笑話”。冰冷的話語將王淳的建議全部堵回了嘴裡。

出身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不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道鴻溝很難被填平,也許只有被熱血滋潤過的土地才能使殘存在人心中的鴻溝逐漸癒合吧……

彷彿和王淳賭氣一般,老將軍周勝帶著大隊人馬強渡黃河,留下王淳所率領的襄辦軍衛一半將士押運糧草。

前四天,鎮北軍連戰連捷,殲滅賀蘭部族無數。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