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辦案過程中,很好地踐行了自己在培訓時所學到的在傾聽中掌握主動權的理論。
當對方說一些你不感興趣的話,或者對方的某些言語觸怒了你的時候,你不應該因此就聽不下去,或者打斷對方當即予以反駁。耐心地聽下去,然後再分析對方說這話的意思,透視其真正的意圖所在,沉著冷靜地想出對策,最後再另選時機用恰當的方式闡明自己的觀點。
第四章 掌控對手弱點,句句直擊人心——FBI的說服攻心術
第一節 FBI在談話前總會抓住要害
FBI談判專家的主要能力就表現在攻心上,他們往往幾句話就能迅速打動對方,使其出現感動、迷惘、錯亂、自我懷疑,直至出現自我動搖,最後跟隨談判專家的思路,到這個時候,談判專家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FBI心理學教授費雷羅經過實驗研究認為,勸導說服要抓住對方要害之處,解其心中疑惑。這是勸導說服別人最根本的原則。以理服人就是讓對方從你講的道理中領悟到其正確性,從而接受你的意見,按照你的意見行事。
多年以來,拿破崙·希爾曾應邀向俄亥俄州立監獄的服刑人發表演說。他一站上講臺,立刻看到眼前的聽眾之中有一位是他在十年前就已認識的朋友—D先生,D先生入獄前是一個位成功的商人。
拿破崙演講完畢後,和D先生見了面,談了談,發現他因為偽造文書而被判20年徒刑。聽完他的故事之後,拿破崙說:“我要在60天之內,使你離開這裡。”
D先生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回答說:“希爾,我很佩服你的精神,但對你的判斷力卻深感懷疑。你可知道,至少已有20位具有影響力的人士曾經運用他們所知的各種方法,想使我獲得釋放。但一直沒有成功,這是辦不到的事。”
大概就是因為他最後的那句話——“這是辦不到的事”向拿破崙提出了挑戰。他決定向D先生證明,這是可以辦得到的。
拿破崙的腦海中有一項“明確的目標”,這專案標就是要把D先生弄出俄亥俄州立監獄。他從來不曾懷疑能否使D先生獲釋。他和妻子來到哥倫布市,第二天,拿破崙前去拜訪俄亥俄州州長,向他表明了此行的目的。
拿破崙是這樣說的:“州長先生,我這次是來請求您下令把D先生從俄亥俄州立監獄中釋放出來。我有充分的理由,請求您釋放他。”
“我希望您立刻給他自由,為此我準備留在這兒,等待他獲得釋放,不管要等待多久。”
“在服刑的期間,D先生已經在俄亥俄州立監獄中推出一套函授課程,您當然也知道這件事。他已經影響了俄亥俄州立監獄中2518名囚犯中的1728人,他們都參加了這個函授課程。他已經設法請求獲得足夠的教科書及課程資料,而使得這些囚犯能夠跟得上功課。難得的是,他這樣做並未花費州政府的一分錢。監獄的典獄長及管理員告訴我說,他一直很小心地遵守監獄的規定。當然了,一個能夠影響1700多名囚犯努力學習的人,絕對不會是個壞傢伙。”
“我來此請求您釋放D先生,因為我希望您能指派他擔任一所監獄學校的校長,這將可使得美國其餘監獄的16萬名囚犯獲得向善學習的良好機會。”
“我準備擔負起他出獄後的全部責任。這就是我的要求,但是,在您給我回答之前,我希望您知道,我並不是不明白,如果您將他釋放,而且,您又決定競選連任的話,這可能會使您失去很多選票。”
俄亥俄州州長維克·杜納海先生緊握拳頭,他說:“如果這就是你的請求,我將他D先生釋放,即使這樣做會使我損失5000張選票,也在所不惜……”
這項說服工作就此輕易完成了,而整個過程費時竟然不超過十分鐘。
三天以後,州長簽署了赦免狀,D先生走出監獄的大鐵門,他再度恢復了自由之身。
拿破崙之所以能夠成功地說服州長,和他的周密考慮和精心安排是分不開的。拿破崙在見州長之前,先把所有的事實研究了一遍,並想象如果自己是州長本人,什麼樣的說辭才最能打動他。拿破崙是以全美國各監獄內的16萬名囚犯的名義,請求釋放D先生的,因為這些囚犯可以享受到D先生所創辦的函授學校的利益。拿破崙不提自己以前和他的友誼,不提他是值得我們幫助的人—所有這些事情都可被用來作為請求保釋他的理由,但和下面這個更大、更有意義的理由比較起來,就顯得沒有什麼的意義。
這個更大、更有意義的理由是,他的獲釋將對另外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