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第81講(2 / 9)

講的那種佛。

如雞後鳴:又打了一個比方,雞一般的是在天明之前叫三次,「後鳴」就是第三次了,所以「如雞後鳴」,也就是說明天就要亮了。瞻顧東方,已有精色:雞叫三遍的時候天還沒有大亮,但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色,這是比喻識陰還沒有破。

六根虛靜:這是進一步地解釋破除了行陰以後的心態。修行人這個時候六根都還在不在啊?都還在,雖然在,但它只是個擺設——雖然他照樣與外界相接觸,但是已經沒有妄想分別。所以「六根虛靜」,從色陰來講,破了色陰,身得無礙,穿牆越壁如入虛空,還可以把自己的手伸到自己的肚子裡,把蟲子揀出來,而五臟六腑不受損傷,皮肉沒有一點傷痕;從受陰來講,對外面一切的境界沒有這種領納的感覺——不管聽到恭維的話或是誹謗的話,他不動心;包括吃東西,他已經不是執著味道怎麼樣。

所以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千差萬別的。比如有時候雙方之間鬧到誤會了,這個人耿耿於懷,那個人早就丟到九霄雲外去了。這耿耿於懷的人是不是自己傷害自己呀?人家早就不把它當回事情,你還在自作多情。修行人一定要成就寬廣坦蕩的胸懷,一個人的氣質瞞不住別人,別人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不是靠怎麼樣來推銷自己。

那麼這個受陰破除了以後,對外界沒有了什麼耿耿於懷的東西,想陰是不是自然破了?他煩惱無從生起,這叫「六根虛靜」。「虛」是指色陰、受陰的破除,「靜」是指想陰的破除,更何況行陰也破除了,所以更加是「六根虛靜」,六根已經歸到這個一精之明。

無復馳逸:行陰是生滅不已,破除了以後他再也不會遷流。為什麼「馳逸」、為什麼「遷流」啊?在粗相上離開了色、受、想,但剛剛離開了那種境界的時候,難免還會重現,所以他那個半分末那,時不時地還要往外瞟一瞟,眨一眨眼。那麼行陰破除以後,那個半分末那就完全是全心全意地在阿賴耶識裡打點子。所以「無復馳逸」呢,再也不向外攀緣。大家要知道啊,這個行陰雖然破了,再也不到六道里受生輪迴,第七識在這裡破了沒有?第七識破了誰來修行啊?所以他就成了後半分末那,執阿賴耶識就是我了,不像以前執六根是我,執六塵是我所,執六種意識心就是我的心,這方向已經改變。所以「無復馳逸」,就是第七識再也不會出流奔色,出流奔聲,出流奔味。

內外湛明:當六根不往外攀緣,已經歸一的時候,不要說外面怎樣,連自己的眼、耳、鼻、舌在哪裡都不知道,他就有一個靈體,那是一種輕安。到這個時候呢,因為定力轉深,心裡感到亮堂了,在定中就是一片明亮,近似於整個盡虛空遍法界跟他都圓融為一個本體了。

入無所入:過去一精之明透過六根進入外六塵攀緣,再把由此所形成的六種意識心透過一精之明回收入到第八識這個阿賴耶識倉庫,所以六根也叫六入。既能出外,也能入內。所以這裡「入無所入」,解除了一精之明對外塵的那種攀緣,沒得出,有沒有得進啊?入裡入外都沒有了,所以「入無所入」。我們在打坐的過程中,就可以感受到整個盡虛空遍法界就是個靈體。

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十方十二種類」是表一切眾生;「受命元由」,是表生生世世做人、做畜、做鬼,上天堂、下地獄的這個次序,這個生此死彼、死彼又再生此的來龍去脈。「元由」就是根由、原因。

觀由執元:知道了來龍去脈這個因緣,知道了是行陰這個源頭,在這個源頭上就證得了靈體解脫,超越了分段生死。所以這是一環套一環,前面不是「沉細綱紐」嗎?這個「綱紐」你抓住了沒有?諸類不召:「諸類」就是十二類眾生,「不召」是再也騙不了我,不會再去十二類眾生中受生、投胎。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在這個時空點,他看到這一切的萬法都是因緣於識陰。在沒有破除行陰時——在行陰境界上,他看到是因緣於行陰;破除行陰以後——哎呀,原來還不是因緣於行陰,還是識陰,源頭在生相無明。但是他只能看到業相無明,由業相無明能悟解到生相無明,因為生相無明是業相無明之因,業相無明是生相無明之果。在行陰階段,只是把轉相無明作為群動之元(源頭),而在這個時候是真正找到了行陰第七識的源頭,第七識是八識體上的微細的生滅之相。生滅之相是誰的生滅之相呀?它是業相的生滅之相,源頭在業相。

前面講三細六粗的時候,已經涉及到這個法。這裡是逐步地把我們心由遠而近、由淺入深,一步步地引到源頭。這就是所謂《楞嚴經》徹法底源,給你講絕了,再沒有法可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