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感慨萬分的心情。「我輩」就是我們這一類的人,「飄零」就是在六道里輪迴,「積劫」是無量劫無量劫。怎麼「孤露」呢?不能進入諸佛菩薩這個隊伍,孤孤獨獨地在六道里輪迴,見不到本性,沒有出離之日。
「何心何慮,預佛天倫」,也不知道我修了什麼福報,能跟佛生在一起。「天倫」,指父子、兄弟、夫妻等親屬關係。阿難是佛最小的堂兄弟。
「如失乳兒,忽遇慈母」,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他的感慨是不一樣的。阿難把佛當成是慈母,其實這個出世法師生之間的關係是父母兒女所不能比的。父母是給你肉身生命,師父是給你法身慧命,這不一樣;父母只對你這一生負責任,師父負責你生生世世的解脫。世間法也是老師為貴,上至皇帝也有老師,出世間法更是這樣。我們要好好珍惜啊!誰把這個問題觀照得真切、觀照得真實,誰得大受用。所以佛在《金剛心總持論》講,修行人沒有明師指導,你不能成就。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這段話非常彆扭,我們要繞很大的彎子。「若復」,如果說;「際會」就是「預佛天倫」這種緣分,相會在一起;「道成」是道有所成。下面就補一句,也不枉為師徒一場,是不是很自然吶?否則「所得密言還同本悟」。「所得密言」,是聽了你幾句開示。「還同本悟」,不過就是講了我們自己本有的那些東西。
則與未聞無有差別:那麼與不聽相比,有沒有差別啊?我聽了你的,我明白了,那我是佛;我不聽你的,我就不明白,那我是不是還是佛啊?所以你必須告訴我怎麼修法。他非要強調有個修……大部分人可能都有這種心態。
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我求你最後一次了。這個「秘嚴」帶有修禪宗那種色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保持一種動靜平衡的狀態。有什麼好「秘嚴」呢?真理就是要開示於大眾,而阿難現在還以為有什麼秘密在那裡。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阿難請法後五體投地,並希望佛在定中跟他溝通。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佛沒有在冥中跟他溝通,也沒有公開來開示大眾,而是把這個任務交給各大菩薩,讓他們各人說明自己因地修行的法門。這就是佛的智慧,有比較才有選擇。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是指四果羅漢。
生我法中:你們屬於在釋迦牟尼佛這一代佛法中成就的,我們這些人都生在釋迦牟尼佛法中。得成無學:等於是學生畢業了。沒有畢業的還叫有學。
最初發心:因地修行沒有成就的都叫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個法門,你以哪個法門作為修行的次第。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憍陳那五比丘:「憍陳那」,這位尊者在前面已經介紹過,這一世是佛的表弟。在無量劫前,他曾經是《金剛經》講的歌利王。那時佛在因地修行,法號忍辱仙人。歌利王傷害過佛,所以佛發願,他成佛之後首先度那些冤親債主。這一世,他做為佛的表兄弟,又做為五大臣之一隨佛修行。憍陳那是聽聞苦、集、滅、道這四聖諦,當下證阿羅漢果位,在《過去現在因果經》有這段記載。包括當時的五比丘都是聽聞四聖諦當下證羅漢果位。
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鹿苑和雞園都是他們先後修行的道場,太子成佛之後首先度這五比丘,從此開始有了佛法僧三寶。
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講苦、集、滅、道四聖諦之法,他感悟到了。比如,佛講法的音聲從哪裡來的?是從佛的嘴巴里來的,還是從我的耳朵裡來的?如果是從佛的嘴巴里來,到我的耳朵,其他人就聽不到啊;如果是我的耳朵來,往佛的嘴巴那裡去聽的話,那佛講話的時候我就不應該聽到;其它的什麼鐘聲、鼓聲、牛叫聲、馬叫聲沒有來沒有往,但是我就是聽到了聲音。所以「悟明」這個音聲是隨著我與佛——佛張口、我有耳這個緣起而顯現出來,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