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顯現出來了,相互之間都是平等關係,而且相互之間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但是無分別不妨分別,如果老講無分別的話,把你們越講越糊塗;但是講得太分別了,又會把你講得變成太執著了。這就是佛講「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的原因。這個法可難講了,你們現在的心轉過來了嗎?
「發」是爆發、成就,已經造成客觀事實。在這裡說為執取相,順理成章,它前面的相續相形成了一個比較特定的規律、比較特定的歷史過程,是不是就帶有穩定性啊?帶有穩定性就造成了我們一種執取相,就把它當成固定,把它當成真理。所以在這個智相、相續相、執取相,我們一般判為後七轉識。「明」,是標明這個道理,也叫六種相的名字相。這也是順理成章,一個現相反覆反覆出現,我們自然而然要給個名義,給它定義——在這個位置呢,已經進入了第六種意識心;那有了這個名字是不是就造成了法塵?沒有名字的話,你就頭腦裡有那個法塵,你還不知道怎麼用。
所以這個名字相的形成、第六識的形成,對我們人類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有巨大的推動力;但是對於我們修行證果的人既是巨大的障礙,也是巨大的推動。障礙障礙,這會使得我們老打妄想,從而造種種業,受種種報;推動推動,當我們念轉過來、修證無上菩提的時候,是不是還要靠這個意識心吶?在世間法裡,這個名字相、意識心既有對文明的推動,是不是也有對文明的毀滅呀?搞戰爭,做壞事,是不是要靠意識心吶?
「燻以成業」,在前面的「生力發明」是不是一直在燻吶?燻本身是不是在造業啊?到了「成業」就是在正兒八經地、認認真真地造業。所以在六粗之相里屬於起業相,有身口意三業,有善業有惡業,這個「燻」都是由無明而燻,無明造業。
「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這幾句話是總結。特別講「同業相感」,這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好自為之!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
「因有感業,相滅相生」,這個一目瞭然。我們造的業都屬於這個生住異滅有為之法,所以避免不了生生死死。只有造佛業、造菩薩業,我們才能了生脫死。所以佛菩薩到世界來不是生生滅滅,他是願身再來,是示現生滅,他早已不生不滅。
「由是故有眾生顛倒」,從生相無明到三細六粗,我們就是從這個道路走過來,所以現出十法界眾生生生死死。這裡與前面168個字是不是大同小異啊?這是進一步概括說明。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世」,是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之遷流,「界」,是東、南、西、北、上、下等十方之縱橫交錯。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是有所有」,「有」解釋為無明,「所有」就是眾生。從心法上來講,無明有了這個眾生之業。既然有了這個眾生,那我們就從這個肉團身來說起是怎麼回事。「分段妄生」,「分」是身份,你是人還是狗?是貓還是雞?是佛還是菩薩?「段」,是指我們的形段、命段,一般分為五體。一生一世就是一個段落。「妄生」,是由前面的眾生顛倒而有世界顛倒,也就是由我們的心三細六粗所造之身、口、意三業而顯現。所以「妄生」是由自己的妄業來應酬受報。
「因此界立」,「界立」就是指肉團身。「非因所因」,我們這個身本無依,但是卻依於無明——是好像依於無明,因為無明沒有實體。講到底,是無明妄顯,所以我們造了這個業、造成這個因緣,而顯現出這個肉團身。而我們所造的業,大家注意,這也是我們本有的業。你本來沒有這個業你能不能造出來呀?都不能。也是以無明為緣。一定要注意,大乘因緣法以真心為因,是我們本有這個東西,無明為緣而顯現。而且這個真心為因,注意,是真真如性為因,可不是那個真如性。那個真如性跟我們這個無明性都是平等的。
「無住所住」,《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無所住啊?可是我們這個心好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