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第61講(5 / 9)

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修禪定而不斷殺,就等於掩耳盜鈴,所以是「欲隱彌露」。本來想把這個事情遮住,結果反而全部暴露出來了。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踏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嚴格來講,我們走在路上不能踏生草,連吃的蘋果皮、花生殼都要以恭敬心放到垃圾筐。你對它有輕慢心,首先是不是自己的心已經壞了?所以我們要好自為之啊!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那些真正認真修行的人,不穿用東方國家的絲、綿、絹、帛做成的衣服。「絲綿」——這是用蠶絲製成的棉絮;「絹帛」——是很華貴的絲織物。但不穿這些也不等於就是光身,他可以把人家扔到垃圾堆的、不用的東西縫縫補補再穿起來。「及是此土靴履」,是那些皮革做成的鞋子。「裘毳」,是動物的皮草。「乳酪醍醐」,是牛奶製品。修行能做到這種程度,這種人會不會再去破戒殺生啊?連草都不踏的人,你叫他殺生,他能殺嗎?所以佛讚歎:

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這是真正解脫了。「酬還宿債」,能做到這一點,他宿債已經了了。「不遊三界」,是不再六道輪迴。我以上講過,我們在學佛之前所買的皮鞋、皮靴、皮衣可以照穿,但你要發心與它們結緣,超度它們,你不穿怎麼辦,也消不了它的業障。你送給別人,你是用的什麼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看我們怎樣發心。但是你如果還去買,就是破戒犯戒,你要受報應。所以什麼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這是方便讚歎持戒之人。「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就不能與它們沾邊。佛這裡打了個比方,「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這是講地球人是從光音天下來,下來幹什麼?好玩啊。結果到了地球上來以後,發現當時的地球非常美,五穀豐登,各種水果都有。一吃,好了,飛不高了;再吃,更沒有辦法飛上去了,所以就只能在地球居住了。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離開佛的這種教誨,你再怎麼樣強詞奪理都是歪魔邪說。現在還有不少的修行人還沒有淨口啊,可要當心。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傢俱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這是第三種清淨明誨,戒盜。

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特別是偷盜的人,他是不是時時提心吊膽的?賊好做,路難行。雖然偷盜沒有殺生罪大,但是偷心不除,也是必落邪道。

上品精靈:一般的是在山上、水上的一些怪物。這種眾生靠日月精華、天地靈氣來維生。會偷的人是不是有種邪慧呀?中品妖魅:他這個禪定不像上品那樣能夠從日月精華里得到能量,他是盜取人物的精氣,包括畜生的精氣。下品邪人:這種邪人就是與一些鬼神、附體結法緣。這些鬼神附體能幫助他給人家看病、算卦,講些什麼事情,以此來得到人家的供養。所以許多人頂神到最後還發財了。

諸魅所著:實際上就是些傳達鬼,他是用傳達鬼來為自己謀生。但是也有這些人利用這種情況來弘揚佛法,這就是菩薩,又當別論。

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這種人在山西、山東、東北那裡特別多。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人來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