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樣的功德道行,這個心是大猛大利。謂三僧只,一念能越:甚至覺得自己比佛還厲害。大家知道,別教菩薩從明心見性的初住位開始,還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就。而這個人呢,認為自己不要三大阿僧只劫,一念就能成就,厲害不厲害?所以這種人叫狂慧,是半瓶子晃盪。即使修圓頓大教,像龍女那樣聽一遍《法華經》當下成佛的人,也是無量百千萬億分之一;絕大多數人修圓頓大法,也得要經過三五大劫,乃至十來個大劫才能成為圓滿大佛。何況修這種禪定的人,他還沒有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怎麼能「一念超越」呢?
就像有些人開了一個天眼,開了一個天耳,連鬼都有的東西,他認為這樣就算成佛了,這也太不知天高地厚。我聽到有修行人跟我講,說他師父是明心見性乃至是古佛再來。我說:「你能不能介紹介紹你師父怎麼樣個明心見性?」他講得很好玩,說:「師父從來不讀經典,可以透過人家寫出來的字,看看人家是什麼什麼命。」就跟測字先生一樣,這是古佛再來?還有的講:「我師父他從來沒有學過醫,他能給人家開藥方。」這也是佛?這也是明心見性?
此名功用陵率過越:分析這種走火入魔的原因,就是過於輕率、自負、浮躁,稍有一點點感觸,就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這些勇猛精進的人雖然犯下過錯,但是能明白錯了,能知過即改,就啥事也沒有。可悲的是,往往有些走火入魔的人不能自悟,都是自以為是。你去勸他,他根本都不把你放在眼裡,甚至還認為你是嫉妒他,他看不起你的。
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眼睛裡連佛都沒有,認為佛也就那麼個樣子,原來也不過如此,何況還有菩薩?還有羅漢、聲聞?這是極大的狂慧。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是開示受陰第三種魔境,「定偏多憶」。因為盲目精進而導致憶魔入心。
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在破除了色陰進入受陰區宇時,虛明體露,但是沒有得到實用,而又急於破除受陰,故出現了偏差,心裡起了變化。
前無新證:你再進也沒有用啊,想進進不了。受陰並不是說你想破就能破,不能拔苗助長啊!歸失故居:這種情況下回頭的話,色陰已經破除了,那種境界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是進不能攻,退不能守。
智力衰微:是指定強慧弱,動劣靜過。這個時候他只知道一味地精進,而不是迴光返照。禪定修行的基本原則是保持定慧均等、動靜平衡。你有一念之差,就可能出紕漏。入中隳地:「隳」是毀壞,「中隳」是失去了中道,失去了平衡,一味地在這個比較沉悶的定境之中打妄想。
迥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越想見就越見不到,所以「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他感到好像沉悶、無聊、無所事事,屬於這種心態。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心裡的結解不開,一直要精進精進再精進,這是不是一種情執啊?心思很沉重。
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有信心力的就是想著「我要破受陰,我要怎麼樣」,把這種方便菩提心誤以為是精進相。那個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這就是表法的,琵琶的弦繃得太緊會斷,繃得太鬆便不成調子——這是表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中心絃繃得太緊,容易走火入魔;繃得太鬆,懈怠也入懈怠魔,你需要不緊不松的,並不是你自己想當然。在行持上再精進,不如你會用心。而我們讀《法華經》《楞嚴經》,一念信解如來藏,勝過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包括禪定在內的無量法門,修無量百千萬億年功德的無量倍。這才叫大精進啊!在行持上日不睡夜不眠,都不叫精進,修行不是拼消耗。
此名修心無慧自失:修行偏重於定力,而缺少智慧觀照。悟則無咎:開悟了,明白這個道理了,就不會招來麻煩。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撮心」是提心吊膽,「失於正受」是心隨魔變,不能主宰自己。這跟那些有神仙附體的人還不一樣,神仙附體還有約定,我燒個香請他,他才來,事情說完就走;這裡呢,他不能主宰自己,魔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搞得他惶惶不可終日。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