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第79講(1 / 11)

楞嚴經講記第十卷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這是總結在破除了想陰以後所達到的基本境界,即進入行陰境界。

夢想銷滅:已經不再打妄想。寤寐恆一:「寤」是醒時,「寐」是睡時。怎麼「恆一」呢?睡覺時不會做夢,醒來也不會打妄想。覺明虛靜:心態已經更加集中、歸一,沒有粗重煩惱的干擾。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這是打比方,就像晴天萬里無雲一樣。也就是想陰已盡,煩惱濁已破。

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這個時候看整個的山河大地「如鏡鑑明」,如同在鏡子裡看自己一樣那麼明白。來無所黏,過無蹤跡:鏡子不是攝像機,它不給你留下來,無論來去,都沒有東西黏在那裡。以此來對照我們的心,即「木人看花鳥,萬境不動心」。凡事不要往心裡去,除非是你為了教化眾生,你可以思維,轉識成智,又當別論。

虛受照應:對鏡子來講,你來花現花,你來一堆牛糞,鏡子裡會不會噁心,拒絕現出來?什麼東西來了它都現,而且沒有任何分別。要對照自己的心。

前人總結了鏡子的三個特點:照者隨物現相,受者物來不拒,應者美醜無減。所謂「照者隨物現相」,來什麼現什麼,這就是表直心是道場。所謂「受者物來不拒」,什麼時間來就什麼時間受,進一步說明恆順萬法。所謂「應者美醜無減」,不減不挑剔,來多少應多少,誰來誰應,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應,不會讓美的變醜,醜的變美。這就是成就我們的心量。我們要恆順環境,包容一切,而不是要人家恆順我,要人家包容我。

了罔陳習:「了」是清楚明白,把過去那些莫名其妙的粗重煩惱已經丟掉。「罔」帶有莫名其妙的意思,「陳習」是煩惱習氣。想陰盡了,煩惱濁已經破了。唯一精真:現在所面對的境界就是那個一精之明,就是我們的見性、見分,現在開始自己做自己的文章。原來是透過六根對六塵產生六種意識心來搞妄想、分別、執著,現在這個東西沒有了。

生滅根元:行陰是生死根本,想陰是煩惱根本,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都是由行陰——第七識這個意根來決定。那麼第七識對於第八識來講,第八識是性,第七識是相,他是靠近第八識體上最微細的一種生滅之相,所以由此而知,我們生生世世的投胎受生根本上來講都是由第八識這個種子倉庫所決定——業種都是由我們前面的六識所造種種之業而成就,成就了以後由第七識把它儲存進第八識,所以經家一般把第七識和第八識共說為一個意根,共說為我們生死的根源,也就是「生滅根元」。

從此披露:想陰破盡,進入行陰區宇,生滅根元就開始現出來,我們曾經把行陰叫轉相,分為前七轉識、後七轉識。那麼前七轉識所面對的六根、六塵、六識,因為色、受、想三陰都已銷除,所以前七轉就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後七轉就執第八識為我,所以第七識跟第八識就共為一體。「從此披露」就是前面講的「唯留半分末那而執著阿賴耶識為我」。心無二用,在前面的色、受、想三陰沒有破除的時候,這個心就執著在色、受、想,連自己在哪裡都不知道。那麼這個時候,色、受、想三陰破除了,他知道我也是知道我,不知道我也是知道我,他是自認為已經知道了我——啊,原來這才是我啊!那麼知道是我的時候,他就已經回到了第八識,就看到了無量的天人鬼畜、有情無情、有想無想、非有情非無情等無量的十二類眾生,種種的來來往往。這個時候由此披露,既可以叫你明心見性,也可以叫你生成貢高我慢——這些東西都是我生出來的。

在這個行陰區宇中,容易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但與外魔沒有關係,仍然是心魔在作怪,是自己產生錯誤的判斷。所以這個「披露」,就看你怎麼樣對待。

見諸十方十二眾生:前面佛把一切眾生分十二個大類。畢殫其類:完全包括這十二類。「畢」就是「殫」,就是全部、窮盡的意思。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雖然還沒有明白這十二類眾生各自的來龍去脈,但是已經見到他們露頭。「由緒」就是來龍去脈。「未通其各命由緒」,還不知道非同非異——每一種眾生雖然都是四大假合而成,但是各自的四大組成比例不一樣。「見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