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地區的物資生產速度降低了50%以上,海是航路更是遙遠,損失在中國潛艇手裡的運輸船隻大為增加。2046年10月份,日本戰略物資的產量只為去年同期的40%不到,甚至還有近一步下滑的趨勢。所以,從保證戰略物資供應,還是保證海上航道的安全,以及獲得更大的戰略縱深上來講,日本都必須要向南發展,奪取太平洋上這些資源豐富的島嶼,獲得新的戰爭血液!當然,日本的行動速度還是出乎中國的預料,按照中國的估計,日本最快只能在2047年初才能夠發動新的進攻,因為到這時候,日本才有足夠的海上力量,在保證西部戰線作戰的同時,抽出力量向南進攻!也許,誰也沒有想到日本會孤注一擲,提前發動南下行動,在海軍剛剛恢復元氣的時候就南下了!
日本的這一行動,也遠遠的超過了歐洲的接受範圍。歐洲可以支援日本作戰,但是前提條件是日本不能夠威脅到歐洲在太平洋上的利益。現在,歐洲在太平洋上,只有幾座小島嶼還接受他們的管制,而這幾座島嶼就在南太平洋上。如果日本的進攻持續下去的話,必然會威脅到歐洲在這裡的利益了!而且,最為糟糕的是,日本為了保證進攻的保密性,竟然沒有事先向歐洲通報這件事情,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傷害了歐洲的“感情”!後來,歐洲決定不再向日本提供核潛艇技術,並且降低對日本的支援等級,無疑是受到了這次打擊的影響。當然,震動最大的自然是美國了!
對美國來講,南太平洋上的這些島嶼顯得更為重要。現在,美國只控制著澳大利亞,作為與中國對抗的前進基地。而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就高度重視日本的南下戰略,因為這必然會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中國並不可怕,因為在很多時候,中國並不好戰,而且是一個理智的國家,即使意識形態不同,但是中美仍然存在著眾多的共同語言,中美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也並不大。但是,日本就不一樣了,在軍國主義份子上臺之後,日本已經變成了一個難以理解的國家,不但中國防著日本,俄羅斯防著日本,美國也暗地裡防著日本。日本成為歐洲制約中美的棋子是件非常明顯的事情,所以,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對日本提供的援助一直顯得很保守,幾乎沒有出售任何軍事技術給日本,當然也沒有賣情報給日本,就是暗中害怕日本玩出格了,打到後來無法收拾!而現在,讓美國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當初,日本攻佔北马里亞納群島的時候,美國就感到分外擔心。當北马里亞納群島落入日本手中之後,日本戰艦向東,可以威脅到威克島,中途島,這兩個美國在中太平洋上的前進基地;向南,可以威脅到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馬紹爾群島等等美國控制的地區。而再南下一步,就是澳大利亞了,以澳大利亞那點軍事力量,根本就無法抵擋日本的進攻。所以,當時美國就立即將總部已經設在了布里斯班的第7艦隊加強,航母數量由3艘增加到了5艘,並且將第5艦隊調遣到了夏威夷,以防止日本的出格行為!
後來,中國第4艦隊前出西太平洋,取得了豐碩的戰果,在與後到的第3艦隊配合下,幾乎全殲了日本聯合艦隊,沉重的打擊了日本海軍,這才讓美國稍微鬆了口氣,因為中國現在根本就不可能在西太平洋腹地擴張,自然也就威脅不到美國的利益。而日本聯合艦隊在受到重創之後,一年半載之內是恢復不了的,美國也就可以慢慢加強在這些島嶼上的防禦力量了。當然,美國對中國為什麼不趁機奪取北马里亞納群島,而是與這些島嶼擦身而過,也感到很是不解。但是在發現了中國第4艦隊全是高速戰艦,並沒有登陸艦隊隨同作戰之後,也就打消了這方面的顧慮,只認為中國現在還無意在西太平洋腹地建立一座孤立的基地,從軍事角度上來講,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當然,因為中國艦隊曾經進入密克羅尼西亞海域進行戰鬥,並且利用了美國在這裡的軍事力量進行掩護,所以美國為了平息日本的憤怒,後來向中國發表了強烈的外交譴責。而中國為了照顧美國的情緒,同時也考慮到了當時的情況,向美國做了道歉,並且保證在戰火沒有燒到這些島嶼之前,中國艦隊絕對不會再進入美國控制的範圍之內!這事也就這麼平息了下去!
在日本的威脅消除之後,美國第7艦隊的原部隊,即已經執行了1年多作戰部署的那些戰艦,包括三艘航母,兩艘戰列艦開始向美國西海岸返航。這些戰艦都需要進行修理,其中兩艘航母與兩艘戰列艦都已經到了規定的修理期限,而美國在澳大利亞並沒有相應的海軍修船廠,澳大利亞的民用船廠也無法承擔這些修理任務,必須回到美國本土進行維修。換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