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化,萬國來朝,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朱棣大喜,呵呵笑道:“快請渤泥國王與諸國使節上前見朕!”
漢王急忙一擺手,迎候在旁的各國使節紛紛上前參拜,鄭和一一為皇帝介紹他們身份,夏潯站在班中暗暗著急:“迎駕這麼大的事情,太子怎麼就遲了呢?”
可是這種關口,他不能有任何動作,更談不上為太子辯說什麼,夏潯扭頭向後看了看,後邊黑壓壓一片都是迎駕的百官,哪兒看得到太子的車駕來是沒來。夏潯嘆了口氣,目光一轉,正與同樣回頭張望的大學士楊榮碰上,兩個人都是一臉的憂心忡忡……
皇帝擺駕回城,左右龍旗十二面,北斗旗一面、大纛一面居於前,豹尾旗一面居於後。再往後是日旗、月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風、雲、雷、雨等共五十四面,每旗執旗甲士一人,執弓武士四人,接著又是金瓜儀刀、黃羅傘蓋……
金帝御輦前後,又有無數大漢將軍,錦衣魚服,張羅傘蓋,接著便是皇親國戚、內閣六部、外國使臣、各司各衙的官員,除了少數年老體衰騎不得馬的乘了車轎,其他人等一概騎馬隨行於後,兩側御林軍拱衛著,浩浩蕩蕩,沿官道往金陵城而去。
儀仗正行間,前方突然出現一隊人馬,有人、有馬、有車,俱都避離大道,停在道路一側的野草地裡,所有人俱都跪拜於地。
御輦珠簾高卷,路旁景象已被朱棣看在眼中,朱棣平和的顏色就像突然染上一層秋霜,沉了下來。他輕輕一舉手,車外太監立即喝道:“止!”
車駕停住,朱高熾伏地高聲道:“兒臣迎駕來遲,父皇恕罪!”
朱棣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一擺手,太監立即高呼:“行!”
車駕緩緩前行,未得旨意,朱高熾及東宮一眾官屬跪在原地不敢起來,只得伏地不起。皇帝儀仗一刻不停,徑直沿官道駛過去,大隊人馬緊緊相隨,皇親國戚、各國使臣、滿朝文武一路經過,把太子伏地請罪、汗流滿面的樣子看在眼裡。
眼見儲君如此狼狽,百官中不無心生憐憫者,可是,此時此刻,又豈是求情時候?現在做出任何一點同情太子的舉動,都只能惹得皇帝更怒。
夏潯因為身上有傷,是坐車來的,太子的情形他也看在眼裡,可是這時他也無能為力,唯有黯然一嘆:“帝王,終究是帝王,父子之間,隔了君臣這層關係,血緣親情想不淡也要淡了……”
皇帝儀仗和迎駕百官的隊伍絡繹不絕,足足小半個時辰才算走完,在原地跪這麼久,就算一個正常人都已頭暈眼花、雙腿發麻了,何況是朱高熾那麼肥胖的身軀,他伏在原地,汗下如雨,兩條腿更是完全失去了知覺。
可是皇帝一言不發便趨車而去,未得旨意,他如何可以動彈,今日哪怕就是跪死在這,也得咬牙撐下去。朱高熾雙手據地,跪得十分辛苦,不但滿臉爬滿汗珠,一顆顆滴落土壤,身上幾重衣衫更是溼透。
朱高熾拄地的雙手微微發抖,眼前金星亂冒,時而一陣發黑,眼看就要支撐不住暈厥當場,十幾名御林軍突然護著一輛車子從遠去的儀仗隊伍裡穿出來,徑直奔向他們。車子到了近前還沒停穩,便從車上跳下一個少年,提袍裾穿官道,飛快地跑到朱高熾面前,抱住他胳膊喚道:“爹爹,快快起來!”
第929章 百善孝為先
“啊!瞻基!”
朱高熾一抬頭,見是自己兒子,不由露出了笑容。
朱瞻基年紀還小,力氣單薄,哪裡拉得動朱高熾。朱高熾看他辛苦的樣子,不禁澀然一笑,道:“瞻基,爹爹迎接你皇爺爺遲了,有失臣儀,受了你皇爺爺的懲罰,沒有你皇爺爺的旨意,爹爹是不能起來的!”
朱瞻基道:“爹爹,孩兒方才看見爹爹受罰了,孩兒知道要皇爺爺允准爹爹才能起身。所以馬上便去求皇爺爺,皇爺爺答應了孩兒,叫爹爹起身,隨儀仗回城呢!”
朱高熾目光一亮,道:“當真?”
陪同朱瞻基過來的一箇中官躬身道:“太子爺,您起來吧,皇太孫說的是真的。”
朱高熾大喜,這才想要起身,可他雙腿已跪麻了,左右兩個小內侍趕上來攙他,竟然攙不動。費了好大的勁兒,在東宮屬官的幫助下,太子才得以站起,也不等他把發麻的腿腳全都活動開,便趕緊叫人挪他上車,追著隊尾去了。
皇帝回京,上朝,受百官朝拜,在此過程中,太子作為儲君,始終都要緊隨在皇帝身側的,朱棣雖然不喜太子迎駕遲緩,在內外臣工面前,卻不能剝奪太子的權利,因此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