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是“最膽大包天的嘗試”。無獨有偶,敏感的葛紅兵也似乎一下子開始了自己的轉型,從敏感憂鬱的《我的N種生活》到引起無數爭議的《沙床》,如今葛紅兵帶了《財道》——一部可以向現實發言的小說。

在《我的N種生活》中,葛紅兵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習慣於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自己的身心掩藏在黑暗之中。昏黃的燈光下,他與自己的心靈做交流,與無邊的黑暗談心,在痛苦與迷茫中體現人生的快樂。而到了《葛紅兵海外日記》,葛紅兵把自己的目光從黑暗中抽出來,投向了無邊的廣闊空間中去。海風,沙灘,熙熙攘攘的人群,這一切讓他不再孤單,讓他體驗了人世間的另一種生活形態。也許過去他與生活的關係是緊張的,那麼到了《財道》,葛紅兵開始與生活和解,開始含情脈脈地看著他筆下的大千世界。他開始似乎更習慣了陽光下的寫作,甚至他要把掩藏在黑夜中的東西暴露在陽光之下。他選擇了股市――一個交織著激情和沮喪,愛意和怨恨的地方。他用顯微鏡和望遠鏡仔細觀察裡面的芸芸眾生。個人的命運已經不是生活的全部,一個有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學者和作家,他應該關心周圍人的命運,利用自己有限的資源為他們代言。《財道》是葛紅兵的轉型之作,如果葛紅兵以往的小說集中於個人感情和隱私生活的描寫,那麼《財道》則把筆觸伸進了大千世界,承接了《我的N中生活》中的充滿哲理思考和靈魂懺悔的精神特質,葛紅兵也儼然成了一個社會經濟學家和具有批判精神和建構精神的嚴肅作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葛紅兵轉型之作——《財道》(2)

《財道》中雖然也有感情的糾葛,崔均毅與邢小麗,張梅,張姨之間的欲說還休,纏綿悱惻,觸目驚心的愛情故事依然是小說的一個亮色。喜歡葛紅兵小說的女性讀者依然能從中讀出與《沙床》不一樣的味道。《財道》中的愛情故事更加真摯,少了幾許,多了幾分煙火氣,更我們的生活似乎接得很近。葛紅兵開始含情脈脈地看著我們周圍的世界。

然而一切都已逝去,過去的那個歲月終將在歲月的流沙中沉澱,成為逝去的風景。四十不惑,在經過了歲月的浸洗之後,站在四十邊上的葛紅兵開始在他的眼光投向外面廣闊的世界,他開始用小說的方式琢磨外面的世界。他不僅要與現實和解,還要與現實抗爭,他要揭露外面醜陋的現實,他要做那個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如果說過去他是在我們不幸的出身抗爭,(當然葛紅兵不止一次表達過他對自己出身的自豪),那麼他現在知道,除了自己,他周圍還有許許多多和他一樣從基層奮鬥上來的黎民百姓,而他們還在基層掙扎,他要為那些中小股民代言。如果說《我的N種生活》還是葛紅兵的一份個人精神自傳的話,那麼《財道》則是作者試圖為周圍的芸芸眾生裡立一部有關他們的自傳。

與大膽率真的《我的N種生活》和華麗頹廢的《沙床》相比,《財道》中已經褪去了年輕人的羞澀和決絕,呈現出中年男人的那種氣質,開始成熟,開始內斂。

“激情已經冷卻……”,2004年,在一次訪談中,他說。

是的,激情已經不在,憂傷卻依然瀰漫在胸口。透過那些時而神態飛揚,時而低吟沉思的文字,我的心靈也會隨著他的妙筆之思而上升或下潛,喧鬧或寧靜。歲月的流沙慢慢洗淨了身上的鉛華,他的文字和他的思想讓你和他一樣厚實,質感,渾重!

評論2

財智時代的偶像劇

尹一瓢

葛紅兵曾經在《新生代小說論綱》中這樣說道:“新生代小說中的人物多是軟弱無力的,沒有事蹟,沒有血性,人性中正義、忠誠、獻身、義務等等‘永恆的力量’在他們身上沒有顯現為一種本質。萎弱成了取消人性的手段,快感成了抵制信念的託辭,人們在相對的領域裡徘徊,對絕對的事物缺乏應有的熱望。但是這並不是這個時代人們的本質的性格圖景,這裡惟一可能的解釋是新生代尚未塑造出具有我們這個時代總體概括意義的人物性格。”

於是,在說過“我要與晚生代分道揚鑣”後的葛紅兵,終於要在實踐領域上,來點狠的了。

這一次,他拿出了《財道——富人向天堂》,荷槍實彈地向晚生代(又有表述為“新生代”,二概念經常混用)表示出了一種訣決的姿態。

。。

葛紅兵轉型之作——《財道》(3)

與晚生代小說中那此軟弱無力、自戀的人物形象的一個分道揚鑣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財道》塑造了一個典型的英雄形象——崔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