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今天的不少人正是以遊山玩水,大吃大喝,縱 情於聲色為快樂的啊。聖人說這些都是有害的,又有多少人聽得 進去呢?
………………………………………………
把握好說話的時機
【原文】
孔子曰:“待於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 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②。”
【註釋】
①愆(qian):過失,②瞽(gu):瞎子。
【譯文】
孔子說:“陪君子說話容易有三種失誤:還沒輪到自己說話卻 搶先說了,這叫急躁;輪到自己說了卻不說,這叫陰隱;不察顏 觀色而說話,這叫瞎子。”
【讀解】
這裡的君子指長官、前輩等,用朱熹的解釋,指“有德位之 通稱。”其實,就是一般朋友。同學、同事之間說話,這裡的幾點 也都是適用的。
孔子所指出的三個毛病,的確也是我們一般人容易犯的,第 一個毛病是急躁而愛出風頭,沒有耐心聽人說話的涵養,對於一 個領導者來說,這一點尤其致命,第二個毛病是陰隱,該說話的 時候不說,給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陰的感覺,尤其容易失去朋友。 第三個毛病是不長眼睛,說話不看人家的反應,只顧自己說得痛 快,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這是炮筒子一類的人,尤其不能做 與人交往、接待、洽談等方面的工作。
好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
如何把握好說話的時機,這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周遊列國,勸說君王,所以對如何與達官貴人們說話很 有心德,很有體會。從一定意義上說,這裡的一段話正好是他的 經驗之談。對我們來說,當然不僅僅是對付達官貴人的問題,諸 如商務談判、公關工作、一般社交,都需要掌握談話的藝術。孔子 的經驗之談不是正好提供給我們借鑑嗎?
………………………………………………
人生三戒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中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戒忌:年少的時候,血氣尚未穩定,要 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旺盛剛烈,要戒爭鬥;到了老年,血氣 已經衰弱,要戒貪得無厭。”
【讀解】
人生三戒。
少年時戒的是性的問題。就像我們今天戒黃色讀物和影視對 青少年的影響一樣,主要是希望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減少青少年 犯罪,增進社會穩定。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不 為中、老年時代留下身體方面的禍根。不少人中、老年時代時的疾病 都是青少年代縱慾過度而埋下的病根。
壯年時戒的是斗的問題。這裡的鬥不是指打架鬥毆,而是指 精神方面的爭強鬥勝。時時處處都打跨人家,而讓自己出人頭 地,高人一等。這是典型的中年人的毛病,多半也會種下冠心病 之類的病根。
老年人戒的是得的問題。這裡的得是指貪得無厭,許多人 有一種看法,就是人越老越吝嗇,越老越貪婪。不知這是不是一 種偏頗的看法,但這方面的故事也的確有很多就是了。 好在聖人一共也只提出了人生三戒(而不像豬悟能那樣“ 八 戒”),而且三戒還處於人生三個不同的階段。所以,對每個人來 說,隨時需要做到的實際上也就只有一戒罷了。
問題在於,怎麼戒?
朱熹《論語集註》引範氏的話說:“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 的是血氣;戒於色,戒於鬥,戒於得的是志氣。君子養其志氣,故 不為血氣所動。”這實際上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持其志,無暴其氣。” (《孟子·公孫丑上》用志氣去控制血氣。
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用理性的韁繩去約束那情感和 慾望的野馬,達到中和調適。
別亂跑啊,你那奔突的馬!
………………………………………………
該不該有所畏?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聖人之言。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聖人之言。”
【註釋】
①大人:指地位高的人或德行高的入,這裡兩方面的意思部有。(2) 狎(xia):態度不莊重的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