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沒有主動地來黨校看自己,養氣功夫可謂一流。
晚宴在江南大廈豪華的小宴客廳進行,宋昌國、於方舟、駐京辦主任田春以及副主任、賓館總經理謝美芳在座。此外作陪的尚有同時在京的三名江南正廳幹部,分別是江南省玉田市市長潘有為、江南省發改委正廳級巡視員杜啟山以及南州市副市長張偉武。
席上謝美芳笑吟吟介紹著各色精緻菜餚。她是名四十多歲的麗人,講話妙語如珠,頗為討喜。
當謝美芳介紹到江南名菜“滾地獅子魚”時,講起了它的來歷,這道菜來源於江南的傳說,頗有神話色彩,什麼獅子精興風作浪,十年大旱,王母降甘霖云云,在座大家倒是都聽得津津有味。
唐逸點點頭:“民俗,民俗,一種習俗,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在消亡了一段時間後又慢慢在民間活躍,可惜有些東西失去了,就再找不回來嘍。”
謝美芳雖然年紀不小了,看人時鳳目含笑。卻有另一種成熟的風情,她微笑道:“江南的傳統文化算儲存的比較好的,記得我小時候家鄉的廟宇,現在也都修起來了,其實廟裡坐的什麼神仙不要緊,信仰這個東西,失去了比什麼都可怕。”
唐逸笑了笑:“美芳主任的話有內容,一聽就是搞文化出身。”
南州市副市長張偉武微笑道:“唐市長說的對,謝主任來北京前在我們南州抓文化,別看謝主任斯斯文文的挺漂亮,十年前做文化稽查隊長的時候打擊文物販子那是出了名的鐵腕。為了保護一棵古槐和當時南州市委唱反調呢。那時候,咱們市委對文化保護認識不深,我當時是抓文化的副秘書長,在辦公室當著那麼多人,被謝主任給卷地臉紅脖子粗的,現在想起來我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謝美芳聽張偉武在唐逸面前好像在訴苦,實際是在誇自己過去的事蹟,心裡美滋滋的,又擺出一副不驕不躁的模樣,笑眯眯的道:“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張市長總記得,那還不多虧了你才能保住咱們南州的古槐?那時候還是李書記吧,他是出了名的建設派,一定要把古槐砍了修路,偉武市長寫了洋洋灑灑的萬字文,硬是說服了李書記。”閒聊間聽得出唐逸對文化傳統很在意,聽說他在東北當縣委書記的時候也是搞文化旅遊發的跡,張偉武敬了她一尺,謝美芳也就投桃報李,畢竟在唐逸面前爭個好印象很重要,說不準以後這位太子爺就會來江南掛一掛資歷,謝美芳四十多歲的副廳,還是很有進步潛力的,能給唐逸留個好印象,在江南官場也是一個不小的資本。
聽著謝美芳和張偉武互相歌功頌德,於方舟一點點往菸灰缸裡彈著菸灰,心裡更有些鄙夷,唐逸會吃你們這套?
於方舟今天算是被謝美芳擺了一道。中午謝美芳打電話,盛意拳拳的邀請於省長和唐市長來江南大廈視察工作,於方舟也早有這意思,但他知道宋昌國前幾天來了北京開會,會議結束了,不知道人走沒走,於方舟特意含糊的提了一嘴宋書記,謝美芳當時笑著說宋書記不在,於方舟自然將這個“不在”理解為他回了江南,其實於方舟也不在乎唐逸和宋昌國見面,那也未免太過幼稚,他生氣的是謝美芳明顯倒向了宋昌國,安排的唐逸和宋昌國這次會面天衣無縫,兩人既見了面,又能令唐逸高看宋昌國一眼,也不知道謝美芳是自作主張還是得到了宋昌國的授意。
謝美芳八面玲瓏,見宋昌國眉頭皺了一下,於方舟臉上隱隱有冷笑,就知道自己過了,又趕忙將話兜回來,談起了黃海的世博會,說是自己一定要去看一看,更將黃海世博會的意義誇大了幾倍。席間有她湊趣,倒也熱鬧。
九月底,唐逸在內的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十幾名學員組成的調研組前往嶺東調研時,崔敬群召開了本月第四次書記辦公會議,主要是討論與華逸集團經過七輪磋商後的談判成果以及瞻望。
除了四名正副書記,與華逸進行談判的工作小組常務副組長孫有望也列席了會議,此外市委秘書長錢有智,也按慣例列席會議。
現在的辦公會,基本是一團和氣,對於經濟上的工作,紀委書記曾慶明本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態度,基本不會發表什麼意見,所以只要崔敬群和黃向東點了頭,各項決議就算順利透過,王麗珍缺席了上禮拜的會議,今天卻是來得挺早,容光煥發的,和上週去北京公幹前簡直判若兩人。
會議上,孫有望經崔敬群許可,就彙報了最近兩輪談判的最新進展。幾天前,剛剛解決了市政府幫助華逸集團融資貸款的問題,這周又因為拆遷問題出現了分歧,華逸集團方面要求政府做工作組織拆遷,本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