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過,也親眼見識過,如今看飲食這筆賬,就顯得格外簡單。
李迎春思索片刻,發現果然如此,驚道:“午飯前和晚飯前燒餅賣得多,再就是來吃餛飩的,會買個剛出爐的燒餅。還有下學的學子,放工的工匠路過會買。早上也有人買,卻不多。”
杜微瀾點頭。
清水縣這種小地方,外來客商不多,平日裡其實客源是固定的,除卻逢年過節,其實整個清水縣每日在吃食上的消費上下波動不大。
至於各家餐飲鋪子賺錢多少,那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李迎春想賺錢,寢食難安,忙忙碌碌,反倒是浪費了太多食材。陸家以前人多,陸重山和陸清江都是飯桶,偶爾賣不完,剩下的麵糰也不會浪費。
李迎春家裡不行,兩個孩子年紀小,婆母年紀大,吃得都不多。燒餅放不住,直接給了街坊,人家本來要買的,這樣反而是不用買了。
一來二去,次數多了,街坊就不會買她的燒餅,只等著李迎春賣不完吃免費的。
還有做燒餅的五香粉、菜籽油、芝麻看著用量少,可也是個問題。想要出品穩定,必須要控制好質量和採買價格。
另外面粉也要控制成本,本來就是小生意,一斤十六兩,一個燒餅乾麵粉一兩,一斤做十六個燒餅,燒餅五文錢一個,全賣出去就是八十文。
糧食價格變動受天災人禍戰亂,各種因素影響。
有時候清水縣麵粉價格還會超過八十文,更別提做燒餅還要鹽、五香粉、油,李迎春做的燒餅還加了芝麻,這些都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