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1 / 2)

小說:贈你一夜星空 作者:皎皎

“當時有人在教室裡掃除,”郗羽說,“我想,他是因為這個原因去了樓頂。”李澤文沒有發表評論,凝神看了教室一會,又留下一組照片,隨後抬腿往外走:“去樓頂。”三人出了二班的教室,再向右略略一拐,就是上樓頂的階梯——這扇灰撲撲的大門上,掛著一把看起來就頗有些年頭的掛鎖。“果然上著鎖,”郗羽說,“當年也是天天鎖著,只有修天文臺的那段時間開著。”“你看看鎖。”郗羽盯著那把一寸掛鎖良久,問:“教授,看什麼?”“鎖上幾乎沒有灰塵。最近這段時間有人動過這個鎖,甚至到過樓頂。”郗羽為自己的觀察能力而汗顏,“……我沒看出來……”“重點是觀察,而不是看。”郗羽說:“現在是暑假,還有些初三的學生在補課,也許他們沒事跑到樓頂看熱鬧……”李澤文不置可否。他又拍了一組照片,隨後對周翼點頭示意。有了剛剛的經驗教訓,郗羽很平靜地看著周翼再一次用了不到十秒鐘就用那根細鐵絲開啟了掛鎖。郗羽深呼吸一口氣,走上天台。這是這麼多年來,她第一次到達天台樓頂的現場,第一次親眼看到潘越當年墜樓的地方。屋頂上並不空,最醒目的建築就是安靜矗立的半球形天文臺。有那麼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興起了一陣修天文臺的熱潮。天文臺應該修在哪裡?中小學的領導們普遍的回答就是修在教學樓屋頂上,畢竟,屋頂距離天空總比操場距離天空更近一點,不是嗎?因為修天文臺的緣故,那一段時間,通往教學樓樓頂大門的大部分時間開啟著。在日本的動漫作品中,教學樓的屋頂往往是發生各種感人劇情的地方,但在國內,屋頂從來禁止入內,大門鎖得嚴嚴實實,但正因為行不通,同學們更對教學樓的樓頂充滿了好奇——當年的郗羽也在好奇心趨勢下,和其他同學一起去圍觀過正在修葺的天文臺。結論是,沒什麼可看的,就是一個典型的建築工地的樣子。這一點在警方的照片裡也有體現。天文臺在l形教學樓樓頂的中央部位,差不多位於五班教室的上方。校天文臺的要求不高,因為其特殊性也不會使用鋼筋水泥建築,採用的磚混結構,磚已經砌到第二層,外牆的修飾還沒開始,旁邊的空地上堆著各種建築水泥磚塊沙石,還有攪拌機電鋸等中小型建築裝置,看起來就像個農村的儲糧倉庫。李澤文拿著照片對比了一會:“天文臺對勘查非常不利。”郗羽一直凝神觀察他,此時不懂就問:“什麼?”李澤文說:“高墜案件中的現場一般都具有很好的勘查條件,警方會透過發現的手印、足跡排查。但這裡呢?”郗羽啞然。因為修天文臺,樓頂堆放了大量建築材料,這些建築材料讓現場容易留下足跡,問題是,足跡太多了。警方報告中提到“在現場發現了上百個足印”。“是的……我覺得全年級所有人都上天文臺去看過,還不止全年級,初二初三的學生也有上天樓看熱鬧的。”“你上去過嗎?”郗羽無奈點頭:“是的,看過好幾次。”“有點不太對,”周翼拿過照片舉在空中和比劃了一下,“這個天文臺非常簡陋,從這照片裡看到的樓頂上堆放的磚瓦水泥鋼筋之類的建築用料遠比修一個簡易天文臺用料多。”李澤文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並且得出了答案:“這個天文臺多半是亂搭亂建,我疑心學校可能都沒有拿到施工許可。但不論如何,學校肯定要考慮學生安全,會要求施工方對樓頂對進行加固,部分材料應該是對樓頂進行加固用的。”“說得對。”周翼心悅誠服地點頭,“我沒想到還有這一層,算上加固用料的話,這些材料的數量應該大差不差了。”“對,”經李澤文這麼一說,郗羽也想起了當時的一些細節,“是的。那年的‘五一’七天假期應該就在加固樓體。因為五月八號我們回來上課的時候,發現天文臺本身的進展不是很大,反倒是樓頂的其他地方稍微變了點模樣,那幾個柱子處還搭著架子。”三個人交談著走到天文臺旁,透過蒙著厚厚灰塵的玻璃往裡看去。“原來這就是天文臺修成後的樣子,有些悽慘。”郗羽感慨。周翼說:“這天文臺看起來很舊了,鎖都上了鏽,好像很多年沒用過。”郗羽搖頭:“就算能用效果也不行,南都這地方根本不適合天文觀測,光汙染也相當嚴重。”這方面她當然有發言權。原因無它,地面上的天文臺探測星空的時候,觀測到的星空會因為大氣擾動變得模糊,郗羽為了驗證自己的模型是否正確,拜訪過不止一個天文臺,和不少天文學家打過交道,跟他們要到了不少原始資料。在南極的時候她一個同事就負責維護冰穹上的天文臺,她知道長期使用的天文臺是什麼樣子——總之絕不是從窗戶裡看進去那種連扶手上都掛了兩斤灰塵的模樣。“完全是個擺設,簡直是浪費資源。”周翼一臉不讚許,“何必修這個天文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