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不能多吃,因為吃多了粉絲會變笨,會得老年痴呆。
會變笨的傳言並非虛假,許多的粉絲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新增化學制劑明礬,明礬有利於粉絲結條,也能讓它的顏色變白,粉更加晶瑩剔透。但明礬中含有較多的氫氧化鋁膠體,是含鋁製劑,新增了明礬的粉絲自然就成了含鋁食物,當然不可以多吃了。
但莫文遠做的這種是絕對不含鋁的,明礬還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躺著,按照傳統步驟做出來的粉絲中只有一種成分,那就是綠豆澱粉。綠豆澱粉的熱量很高,飽腹感也強,唯一的問題就是清熱解火過頭,長期吃天天吃可能會造成腹瀉,不過考慮到唐朝的絕大部分綠豆可能都在他們店了,天天吃長期吃根本不可能,太奢侈了。
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製作不含明礬的純手工綠豆粉絲有技術要求,現階段熟練工還不夠多,莫文遠只能天天盯著看。
他心道等再過幾旬員工都上手,就沒有問題了,不過在那之後,他還有件事要處理。
……
農曆十月,長安李三娘食肆再開新攤位,往來食客,絡繹不絕,即便是國子監的郎君都趁休沐日時集體來排隊,甚至還有些晚上翻牆溜進坊間,此逃課的仗勢只有年輕學子集體出入平康坊時才有,哪想會發生在光德坊?
平康坊是長安城的紅燈區,名妓多聚集於此。
沈煜不說,時刻奮鬥在美食第一線,習可以不學,美食卻不可落下,即便是制度森嚴的國子監都給他找到漏洞,集結一幫友人偷偷溜出去。
“可沒問題?不會被發現?”
“上次有人無牌出入監外不就被逮了?”
“時來運轉風雷動,上次被逮著,此次定能順利。”
“謬論!謬論!”
“若覺是謬論,何必與我等同往?”
逃課,他們是不大專業的,悉悉索索,吵吵嚷嚷,很不安靜,好在幾人熟悉路線,從角門溜走,沒給發現。
走後沈煜率領眾人直奔李三娘食肆,發現新攤門口排隊。隊伍不長,沈煜心中疑慮,心道排隊之人竟如此之少?觀後才發現並非人少,是夥計手腳太快,漏勺撈起糰粉絲倒扣器皿中,再添湯水,鴨肝之類額外的佐料放在一盤一盤的小陶瓷盤中,什麼要什麼不要說聲便是。
人來來往往,流動速度極快。
學子來得多,他們兵分幾路,一人先去酒樓排座點菜,其餘人則一窩蜂扎到新吃食隊伍中。
“鴨血粉絲湯?”張煥是沈煜的同學,兩人年紀相仿關係不錯,意氣更是相投,他目力很好,遠遠的就伸脖子看見了新吃食之名,鴨血粉絲湯的字最明顯,還排在頭位,後面還有些老鴨粉絲湯、雞蛋粉絲湯、菘菜粉絲煲之類的,他心道鴨血雞蛋菘菜他是知道的,那粉絲又是何物,不會跟豆腐一樣是莫大郎做得新吃食吧?
在長安城經營多年,莫文遠之名早已深入人心,與他好手藝能夠相提並論的,是他在吃食上的發明創造能力,豆腐、烤麩、麵筋、酒,好像沒有甚是他做不出來的,據說有的庖廚小工將他成灶臺娘娘供奉,日日送香火。
以上這些都是張煥從他人口中得知的,權作笑談,是真是假,他也說不清。
“定是莫大郎做的新吃食。”沈煜斬釘截鐵道,“趁早多吃,別像是牡丹酒跟羊肉鍋一般,甚限量供應季節供應,以後想吃都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