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甚廣,據說玄奘法師西行前學的就是笈多文,出於對唐玄奘說不清道不明的敬畏之心,莫文遠也學了點這種語言。
“也就是說,除了紅糖之外,還有大塊的糖霜?”
“是,白色糖霜多見,我曾見醫者以其入藥,治療疾病。”
“糖塊大概有多大?”
年輕的僧人比劃一下:“大至半個手掌,小則同小指頭大小相似。”
莫文遠手上飛速紀錄,心裡也很有成算,天竺的製糖技術比他想象的還要發達點,除了紅砂糖他們甚至還做出了冰糖。
他誠懇道:“如果我想要買點糖霜與紅糖,要去哪買?”
年輕僧人愣了一下道:“我不確定,你可以去西市看看。”他道,“很少有商人會帶他們來長安,唐國有自己的煉糖技術,他們無法把糖賣出好價錢。”
莫文遠聽了之後心下有點失望,在道謝後,就回去了。
……
在進行完大興善寺糖類田野調查後,莫文遠並沒有急著蒐羅西市上每一家天竺商人經營的店鋪。李三娘組織了一場家庭會議,他得回家參加會議。
寒食節結束過後,李三娘並沒有留在長安,她去了一趟洛陽,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考察。
長安洛陽中的路被稱為兩京走廊,此時洛陽雖還沒有武則天當政時期繁華好比長安,卻也是全國第二的大都市,許多世家大族都紮根於洛陽,城市中百姓的消費水準不低,商業繁榮。
李三娘食肆在長安經營多年,靠一手冠絕天下的豆腐手藝在長安城中聞名,在加上豆腐的價格並不昂貴,若只是小菜以及生的豆製品,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吃得,其生意之火爆,即使是西市的大酒樓都比不上。
兩月前,李三娘甚至又買下了一個院子,將其改建成食品製造間,僱傭不少人在其中工作,專門製造麵筋與豆皮,這兩樣豆製品在賣得很好。
可以說,發展到現在,李三娘食肆已經不是單純的食肆,而是集生產、出售半成品、酒樓為一體的商業集團了。
李三娘道:“我之前聽聞,店中的食客除了長安本地人之外,還有許多是從別地慕名而來,專來就留嚐鮮。”
“更有士族的郎君在店內買大量乾麵筋及幹豆皮,運往他地。”
這年代沒有電冰箱,如果是水面筋的話放不到兩日就壞了,為了延長豆製品的儲存時間,除了天天做的那些之外,店內還出售乾麵筋與幹豆皮。
製作方法也不難,先將麵筋豆皮風乾之後,放入鍋中蒸煮,最後再進行脫水處理,便能存放更多時間,莫文遠試過,炎炎夏日都能存在一旬左右,等到天冷了,放大半個月都沒有問題。只要車隊行得夠快,便能送往其他城市。
李三娘微微一笑,做出更加驚人之舉,她竟然展開一張大圖紙,放在矮桌上。
趙二孃先前不識字,但因嫁給莫小狗之後,需要做點賬面上的工作,便努力補習識字,她成果斐然,不出一月就將常用字認得七七八八。
莫文遠目瞪口呆,想不到他阿孃竟有看比社會學家一樣的取樣調查意識,又跟經濟學家一樣,將所有的數字精密地記錄下來。
李三娘朗聲道:“我在賣麵筋、豆腐皮的櫃檯後面站了一旬,期間我詢問了眾人購買吃食之去向,絕大多數都是長安本地人,然別地的郎君娘子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