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張公子行》等詩,其觸目驚心的意象組合則又開了李賀的先聲。殷�А逗釉烙⒘榧�匪鄧�俺醴⑼ㄗ��囪耙熬丁保�詰筆鋇氖�成峽沙票鸕鰲�
………………………………………………
第三節 王昌齡李頎
在盛唐詩壇上,有一批位卑而名高的詩人,他們在仕途上落拓不遇,但意氣風發的時代精神卻激盪著其詩情,使他們的創造才華噴湧而出。儘管他們在題材上各有側重,在形式上各有擅長,但都能拓展詩境、別開生面,使初唐以來以“風骨”為號召的詩歌審美理想得以血肉豐滿的表現。王之渙、王昌齡、李頎、崔顥就是其中幾個年輩較早的傑出代表。
王之渙(688—742)字季淩,絳州(今山西新絳)人。他一生只擔任過主簿、縣尉等吏職,曾不屑於“屈腰之恥”而拂衣去官,天寶元年去世。據靳能在為他所作的墓誌銘中稱,王之渙為人“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其吟詠從軍出塞之作,“傳乎樂章,布在人口”。由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事見薛用弱《集異記》)即可見其影響之一斑。王之渙今存詩僅六首,均是絕句精品,如《登鸛雀樓》①: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①此詩唐芮挺章《國秀集》作處士朱斌作,宋范成大《吳郡志》引唐張著《翰林盛事》雲吳郡人朱佐日作。自宋初以來,《文苑英華》、《溫公續詩話》、《夢溪筆談》等都以為王之渙作。暫存疑。
前兩句在遼闊無垠的畫面上,以白日運轉、河海奔流為生生不息的世界灌注了無限生氣。後兩句由實入虛,昇華為不懈追求、進取不息的感情境界。通篇對偶而不覺其偶,用筆疏朗而氣勢恢宏。他的《涼州詞二首》是唐代邊塞詩的名篇,其一雲: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蒼茫雲海中萬仞高山圍繞一座永無春色的孤城,寫出絕域荒寒之苦。但詩中畫面雄壯闊大,聲調從容豪邁而不落於悽切,仍可見出英雄本色。詩歌因此獲得了駿爽的意氣和遒壯的風力。開元時期另一詩人王翰也有《涼州詞》,與此篇可謂異曲同工。詩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縱然戰死不歸,何妨美酒先醉。其中並非沒有痛苦,卻壓不倒豪蕩磊落的壯懷。
王昌齡(690?—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屬西安市)人。他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後改授汜水尉,再遷為江寧丞。一生曾兩次被謫蠻荒之地:一次約在開元二十五年秋,他獲罪被謫嶺南;一次約在天寶六載秋,以所謂“不護細行”被貶為龍標尉。安史之亂爆發後,他避亂至江淮一帶,被濠州刺史閭丘曉殺害。有《王昌齡集》。
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他和當時著名的詩人幾乎都有交遊,孟浩然、李白、岑參、常建等都存有贈他的詩篇。殷�А逗釉烙⒘榧�釩閹�儻�逑幀胺綣恰鋇拇�恚��涫��爸行爍咦鰲保�∪氳氖�懇參����凇U廡┒伎杉��謔�成系牡匚弧�
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王昌齡的邊塞詩有很高的藝術概括力,其著眼點往往不在於具體的戰事,而是把邊塞戰爭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在各個視角上進行深入的思考,以深刻的內涵,飽滿的熱情,突破了六朝以來邊塞詩主要就樂府舊題加以敷衍的固有程式,使之更富於生氣。
這些詩中有的熱烈讚揚了前線將士捨身許國的豪情: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七首》其四)
亦不乏勝利的喜悅和自豪: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同上其五)
但詩人的眼光並不停留在這些地方,他還清醒地看到了他那個時代中戰爭的陰暗面。譬如說,那些義勇健兒往往是上層統治集團刻薄寡恩政策的犧牲品:“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同上其三)“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雲。”(《塞下曲》其四)“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塞上曲》)詩人在《箜篌引》中,還敘述了一個身經百戰、屢建奇勳的少數民族將領,如何由於不能滿足上司的貪慾而被誣害的悲慘遭遇。於是,邊塞生活在王昌齡的筆下成為透視畸型的社會永珍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