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4 / 4)

小說:中國文學史 作者:世紀史詩

”。

第一節 張說張九齡

初唐以來,文學變革的主要力量來自一群社會地位不高的文人。但不可否認,他們的成功同某些具有遠見的權勢人物的支援有一定關係。如高宗的股肱重臣薛元超,曾舉薦楊炯為崇文館學士。楊以“薛令公朝右文宗,託末契而推一變”(《王勃集序》)之語,稱頌薛氏對他們的文學事業所起的作用,四傑因此能在一時間造成很大勢頭。四傑、陳子昂之後,到了中宗神龍、景龍年間,應制之風大盛,詩壇有故態復萌的趨勢。在開元前期,身兼執宰大臣和作家雙重身份的張說、張九齡對扭轉這一趨勢起了重要作用。他們的詩,雖因地位關係不免常常作出努力報效君主的表述,但內中同時也包涵了積極求取自我人生價值的熱情,因而能脫出徒為虛飾的宮廷文學陳習,具有感人的生氣。他們作出的表率和對眾多優秀詩人的獎拔,使得唐詩的變革和發展得到有力的延續和推進。

張說(667—731)字道濟,又字說之。自武后時代起歷仕四朝,玄宗時任中書令,封燕國公。玄宗本人頗有標榜崇儒復古的意識,但實際上他對文藝有濃厚的興趣和較好的修養,並不以狹隘的功利眼光來看待。所以,就他的態度在文學領域所起的客觀作用而言,主要是阻遏了專事辭藻雕飾的浮華傾向。如《新唐書·文藝傳》所說:“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而張說作為玄宗長期信任的輔弼大臣,是這一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開元十三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