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細緻而富於美感地描繪了她的不同層面上的感情活動,特別是深入地刻畫了她對幸福人生不可抑制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如何以內在的剛強支配著她的外在的嬌弱,令人感受到自由的生命的可愛。這是過去的愛情劇中沒有過的女性形象,她的出現,表現了晚明文學家對人性內涵更為深刻的認識,和更大範圍的肯定。
劇中其他人物,也大都寫得比較成功。如杜寶夫婦作為杜麗娘人生理想的對立面,正像我們前面所分析的,並沒有作簡單的處理。值得補充一筆的是陳最良,他不僅是戲劇主題和情節所需要的人物,而且寄託了作者對社會的深切感慨。
在一定意義上,他是杜麗娘的對照;他的生命已經被科舉制度、封建教條所僵化,卻一無所得,悽悽惶惶地漂泊於人世。
作者對他既有尖銳的嘲弄,也有同情和憐憫,透過他為現實生活中眾多窮酸儒生作了典型化的寫照。侍女春香則是接近杜麗娘一邊的形象,雖然著墨不多,但突出了少女天然的生氣,相當傳神地刻畫了她天真活潑又帶幾分嬌憨的性格。至於劇中的男主角柳夢梅,雖不像杜麗娘那樣鮮麗照人,但也寫得比較細緻。他的富於才華和痴於情的特點,是一般愛情劇中才子形象身上常見的;但他的強烈的功名富貴心、夾雜在剛直的書生氣中的市俗的圓滑,則多少表現了晚明士人的氣質。
《牡丹亭》是一部美麗的詩劇,它的抒情氣氛極為濃厚。
構成這種抒情氣氛的的主要因素,一是眾多的浪漫的幻想場景,一是大量的內心獨白,再就是顯示出作者富贍才華的優美文辭,像《驚夢》、《尋夢》兩出,把春日園林的明媚風光、杜麗娘的傷春情懷和內心深處的隱秘融為一體,用豔麗而精雅的語言寫出,非常動人。前面所錄《皂羅袍》便是一支名曲。還有《鬧殤》、《冥誓》、《玩真》諸出,都富於詩情。《鬧殤》寫麗娘臨終之際淒涼的景象,充滿傷感。如杜麗娘上場時所唱《鵲橋仙》:
拜月堂空,行雲徑擁,骨冷怕成秋夢。世間何物似情濃?整一片斷魂心痛。
總體上說,明傳奇的語言比之元雜劇較多人工雕琢的痕跡,在辭采方面追求過重。《牡丹亭》也有賣弄才情的傾向,比起《西廂記》的既優美又老練爽朗,是略有遜色的。還有一些缺陷,我們一開始就指出了。
湯顯祖早年創作的《紫簫記》現存三十四出,取材於唐蔣防傳奇《霍小玉傳》,是未完之作。原因據湯顯祖自己說,是“曲中乃有譏託,為部長吏抑止不行”(《玉合記題詞》)。
後改為《紫釵記》,情節仍沿襲《紫簫記》,關目和文字有較多改變。此劇與《霍小玉傳》最大的不同,是把李益負情、霍小玉含情而死的悲劇故事,改寫成霍、李兩情相悅,結為夫婦,李益中狀元,權臣盧太尉欲強招他為婿,使兩人久不能相會併產生誤解,後有得到皇帝信任的黃衫客相助,才重新團聚。劇中用許多筆墨描繪霍小玉的痴情,有感人之處,表現了湯顯祖以“情”為核心的文學觀。但全劇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創造,在湯顯祖的劇中是較弱的一種。曲文典麗,近於詞的寫法,但因此在抒情上顯得疏隔。
《邯鄲記》取材於唐沈既濟傳奇《枕中記》,即有名的“黃粱美夢”故事。但劇本並非只是敷演原作,而是反映出明代上層政治的特點,具有批評時政的用意。湯顯祖原本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曾經和人討論明中後期的幾個輔臣的評價問題。劇中當了多年宰相、位極人臣的盧生,代表著作者對這一類人物的看法。盧生以重金賄賂權貴,才中了狀元。他在陝州任職時,以“鹽蒸醋煮”之法開通河道,後又以“御溝紅葉之計”大破吐蕃,建立了奇勳。這種荒誕無稽的“功業”,實際是湯顯祖對當代宰輔處理大政(尤其外患)缺乏能力、每每賴於苟且的計謀的一種漫畫式的描繪。盧生建功樹名,出將入相,生活極盡驕奢淫逸。皇帝欽賜大量土地,敕建幾十所園林和亭臺樓閣,還“分撥仙音院女樂二十四名”以備歌舞。他一面大談“戒色”,一面卻以君命不可辭的理由照單全收,顯出假道學、偽君子相。而且這個聲稱“戒色”的人,最後喪命於“採戰”之術。這些描寫,也都是以明代高階官僚的縱情享樂的生活為背景的。最可笑的是他臨死還不忘“加官贈諡”,擔心自己的功勞在國史中記載不全,並親擬了遺表,始肯瞑目。而一夢醒來,黃粱未熟,揭示了士大夫視為人生根本的權位與榮名的虛幻性。
圍繞盧生夢中一生的遭際,劇本還以大量筆墨刻畫封建政治中帝王昏聵、權貴互相傾軋、群臣趨炎附勢的種種醜態。
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