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3 / 4)

小說:中國文學史 作者:世紀史詩

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這是孤獨者與孤獨者的感通,孤獨者與天地自然的感通,很多深深有會於心的東西留於言外。在張岱的小品文中,我們看到曠達與痴情共同釀成了純美的意境。

“小品”風格的散文雖不是到晚明才出現的,但作為散文領域中具有變革意義的現象,小品的盛行卻是晚明社會的產物。從陸雲龍《皇明十六家小品》中時代最早的徐渭,到李贄、袁中郎,我們看到小品原來至少不僅僅關乎閒逸之情。只是由於環境的無法克服,它才格外地偏向詼諧嘲戲,以及對於山水風光和日常生活情趣的痴迷。馮夢龍說:“碗大一片赤縣神州,眾生塞滿,原屬假合,若復件件認真,爭競何已?故直須以痴趣破之。”(《古今談概》)這既說明小品中的抗爭精神在無奈中漸次衰退,同時也說明小品始終沒有回到對儒道的“認真”上去。在打破“道統”對散文的統制、發展散文的審美功能方面,晚明小品實有不可輕視的意義。

………………………………………………

第五章 《金瓶梅詞話》與明後期長篇小說

小說的藝術價值自明中期起就受到具有新思想的文人的高度重視,到明後期,出於文人之手的小說創作及改編整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這裡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長篇小說《金瓶梅詞話》。儘管歷來對這部小說的爭議頗多,但它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多方面的開創意義,越來越為國內外學術界所肯定。另一部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雖成就遠不如它,但在小說的性質和寫作特點上與之頗有相似之處。

除了上述文人的創作,晚明長篇小說中,還有不少歷史演義,在談明中期小說時已概要地提到,此處不再涉及;還有一些在民間故事基礎上編成的神魔小說,其中以《封神演義》最為著名。公案類小說在晚明也已流行,雖然沒有產生什麼著名的作品,但後來卻成為清代小說的一大分支。

………………………………………………

第一節 《金瓶梅詞話》

一、《金瓶梅詞話》的概況

《金瓶梅詞話》是我國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為素材的長篇小說。它的開頭據《水滸傳》中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改編,寫潘金蓮未被武松殺死,嫁給西門慶為妾,由此轉入小說的主體部分,描寫西門慶家庭內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西門慶與社會中各色人物的交往,直到他縱慾身亡,其家庭破敗,眾妾風雲流散。書名由小說中三個主要女性(潘金蓮、李瓶兒、春梅)的名字合成。

在萬曆年間,已有《金瓶梅》抄本流傳。據袁中郎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寫給董其昌的信,他曾從董處抄得此書的一部分;又據《萬曆野獲編》,沈德符在萬曆三十七年(1609)從袁中道處抄得全本,攜至吳中,此後大約過了好幾年,才有刻本流傳。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刻本,是卷首有萬曆四十五年丁巳(1617)東吳弄珠客序及欣欣子序的《金瓶梅詞話》,共一百回,有的研究者認為這可能就是初刻本。其後有崇禎年間刊行的《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一般認為是前者的評改本。它對原本的改動主要是更改回目、變更某些情節、修飾文字,並削減了原本中詞話的痕跡。清康熙年間,張竹坡評點的《金瓶梅》刊行(此書扉頁刻有“第一奇書”四字,因此也稱作《第一奇書》)。它是以崇禎本為底本,文字上略有修改,加上張氏的回評、夾批,並在卷首附有《竹坡閒話》、《金瓶梅讀法》、《金瓶梅寓意說》等專論。這個本子在清代流傳最廣。

《金瓶梅詞話》的作者,據卷首“欣欣子”序說,是“蘭陵笑笑生”。用古名稱為“蘭陵”之地有二,一在今山東嶧縣,一在今江蘇武進縣,以何者為是,尚無定論。這位“笑笑生”究為何人,也至今無法確認。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說作者是“嘉靖間大名士”,袁中道在《遊居柿錄》中說作者是“紹興老儒”,謝肇淛《金瓶梅跋》說作者是“金吾戚里”的門客,皆語焉不詳。後世人們對此提出種種猜測和推考,先後有王世貞、李開先、屠隆、徐渭、湯顯祖、李漁等十幾種不同的意見,但尚沒有一種意見能成定論。關於小說的創作年代,也有嘉靖與萬曆兩說,研究者一般認為後者為是。如小說中引用的《祭頭巾文》,系萬曆間著名文人屠隆之作;寫西門慶家宴分別用“蘇州戲子”、“海鹽子弟”演戲,為萬曆以後才有的風氣,都可以作為證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