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述如此之多的尖端科技,綜合統一組成。
因此最終,‘聲望’級精英戰列領艦,最終被國防部訂到了T5級別。
...之所以算到T5,還是因為帝國相對比較謙虛。
軍事實力這東西嘛,很多文明都喜歡稍稍誇大。
因此在他們的規範裡,軍艦的綜合評級,會以‘使用的最高階技術’、‘向上取整’。
如果按他們的法子,聲望級那就得是T6了。
再誇張一點。
把心智人形這個完美智慧生命也算進去的話...
...怕是T9都行!
這種浮誇風蘇文敬謝不敏。
他在這方面一向務實。
因此,他定下的標準。
是按各技術所佔比例、以及對應級別,綜合分配之後,向下取整。
饒是如此,‘聲望’級依然成為了帝國第一款T5級別星艦型號:
標準全重55000噸;
全長341米,艦寬62米,淨高50米;
整體造型不同於先前幾款輕型戰艦的柔和風格,輪廓稍顯凌厲。
但依然強調流線設計,並沒有徹底變成橫平豎直的型別,矩形艦艏到船舯稍顯放大、但在中後部依然重新收攏,推進器分兩側佈置。
艦艏四門L級主炮插槽,全部裝載T5千兆硬光動能炮。
艦艏中央,還有貫穿全船、置於中軸龍骨上方的X級軸炮,搭載的是X級的T5魔方能粒子光矛。
四L槽一X槽,構成一個完美的打擊單元,
L級硬光動能炮威力和射程稍低,但應付尋常戰列艦已經足夠,更不用說吊打輕重巡,經濟實惠;
X級魔方能粒子光矛威力恐怖,佈置於軸炮更為它帶來額外的充能效率,
倘若全功率蓄能、甚至超頻蓄能,所發射的高能粒子洪流,威力更是堪稱駭人,足以摧枯拉朽般撕裂一切裝甲,摧毀碰上的所有船體結構。
這門軸炮相當於成為了殺手鐧,必要時甚至可以用它來摧毀星港級別的空間站、甚或大型防禦平臺。
除艦艏外,船舯部位也有一個打擊單元。
配備L級千兆硬光動能炮,左右共四門。
還搭配兩座L級插槽,有艦體遮蔽、但射界不好。
專門用來搭載T5空間扭曲導彈的大型發射倉。
至於艦尾則沒有大型主炮配置,改為兩個點防禦平臺。
每個平臺搭載五座‘T5‘看門人’魔方能粒子洪流’——這也是先前第一批魔方能艦裝開發計劃的產物,但不屬於大型進攻性武器,而是專用於S級小插槽的點防禦武器。
射程較短,完全無法與那些大型主炮相比。
甚至比以前搭載在‘雲海’級護衛艦上的、同為小型炮位的‘M型軌道炮’還要短。
但卻擁有極其恐怖的射速,能在短時間內發射無數具備一定追蹤能力的高能粒子團、像它的名字一樣,以無與倫比的數量優勢、淹沒敵對目標。
對付正規軍艦,‘看門人’的射程自然吃大虧。
哪怕威力再大、射速再快、火力優勢再強,相較於大型艦炮、動輒幾倍幾十倍的射程劣勢,本身就是硬傷。
但對於根本沒能耐裝備大型艦炮、甚至連小型艦炮都背得很吃力的各式艦載機來說,
這就是徹徹底底的催命符。
除了某些遠端支援機型以外,
大多數艦載機的射程,比起‘看門人’,只能說是半斤八兩。
但它們那脆弱的艦體,就更是硬傷了。
至於導彈就更不用說了,後者的防禦力還不如前者呢,
稍微有些優勢的航速,對上亞光速的高能粒子團,那就又不夠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
‘看門人’PDW(potdefenseon),實際上是心智魔方派生技術之中,除能源、動力、推進器等系統之外,艦船武器裡,唯二出自大部分帝國自研(通常標準為50%以上,‘看門人’PDW則達到了81%)、而非由斐族技術全盤改裝而來的艦裝設計。
另一部分是艦載機;
因此。
它才像‘火種’反應堆、‘閃光’脈衝推進器之類艦裝一樣,得到了專門的命名,
反倒是另外三款大型艦裝武器卻並沒有。
而三款航電裝置之所以沒有,主要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