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張氏子房(1 / 2)

小說:秦農 作者:玉米粒皮皮

淮陽郡,西周時期為媯姓陳國,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置陳縣。

六年前,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政召叢集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朝,迴歸故里。

不久,楚軍故意示弱,且戰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從後突襲李信,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秦王政聽到這個訊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並答應加兵請求,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抵達楚國國境之後整整一年堅壁不出,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生息,甚至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

楚軍因為兵少而無可奈何,一年後終於按捺不住,正當楚軍在調動之際,王翦就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而楚國的陳縣,就成了大秦的淮陽郡。

陳縣在秦國大軍逼迫下不戰而降,所以滿城的公卿貴戚並未受到太大刁難。畢竟秦國在中原的統治未穩,還不敢急於摧毀當地的統治基礎,只能對楚國舊族加以利用。例如前文中三樹裡的裡佐鳩,便是在那個時候搖身一變,成了秦吏。

陳縣城南,有一戶佔地不大,但卻頗有不凡的人家,在楹門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張氏宅”三個字。冬陽高照,一個矯健的身影出現在了距離張氏宅不遠處的角落裡。此人先是左右觀望了片刻,見無人注意,才快步上前,扣響了宅門。

不出片刻功夫,宅門開了一條縫隙,裡面有一白髮隸臣露出臉來,與那矯健之人打了個照面,也不說話,就閃身讓來者邁進,然後轉瞬就關閉了宅門。

來者原本在張氏宅外觀之,以為此地乃是破敗之所,不成想進入門後繞過影壁,才猛地發現裡面別有玄機。凋零的柳枝間,隱隱可見亭園樓閣錯落有致。可以想見,若是到了春夏二季,定然是一個極美的居所。

那頭髮花白的老隸臣恭恭敬敬,帶著他走過一座小木橋,快步朝水邊小亭走去。

來者風塵僕僕,衣著也不甚講究,單看外表,定會誤以為是個窮酸計程車伍。可若仔細瞧,就會發現此人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子氣勢--雙目有神、步伐有力;肩背挺闊、氣息沉穩,一看就是精通武藝的高手。

一路上,來者並沒有見到其他的隸臣、隸妾,滿目盡是蕭然之味,他不由得暗暗搖頭:“傳聞果然當不得真,還以為張氏會有多大能耐,沒想到和其他舊族並無二致--都被嬴政打斷了脊樑,除了苟延殘喘,屁用不頂。

正在他心中感到失望的時候,小亭處,傳來一曲響亮的琴音······即便是不懂得音律的來者,出於武士的本能,還是隱隱感受到了金戈之氣。

“嘶······”來者眼神微微一亮,帶著好奇加快了腳步。

亭子是四角攢頂,四周能看出原本是種植了花卉修竹的。只是積雪覆蓋之下,殘枝敗葉於風中飄零,在琴聲中微微發顫······

彈琴的是位寬衣博袖的白衣青年,他坐在竹蓆上,一頭烏髮披散在肩上,顯得不拘小節,此人十指修長纖細,相貌秀美,雙目微閉,表情很專注。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這本是陳地的歌謠《陳風·衡門》,講述的是安貧樂道之意。曲調最初平平淡淡,彷彿操琴之人早已經習慣了現在的安穩日子。

可慢慢地,曲調漸漸夾雜了彈奏者的情緒,開始迸裂,琴音尖銳,不斷走向高亢,一下子變成了--

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伕,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僕伕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於襄。

若是懂《詩》的人在此,便能聽出,白衣君子彈奏的,是《小雅·出車》,此詩透過對周宣王初年討伐玁狁勝利的歌詠,滿腔熱情地頌揚了統帥南仲的赫赫戰功,表現了中興君臣對建功立業的自信心!!!

但可惜的是,來訪者卻是個不懂詩、書的莽夫。他被老隸臣攔著不讓進亭,早就不耐煩了,哪還顧得上聽這琴音裡的內涵,眼看一曲彈完,便大聲喊道:

“張氏子,素聞爾有童僕三百,皆是敢死之士,有勠力反秦之心。可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