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的區域。日俄戰爭後,日本從沙俄手中接管,清政府被迫承認了日本的特權,同意由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經營。1906年日本的外務、大藏、遞信三大臣關於滿鐵的命令書中規定“該社受政府的認可建設鐵道及附屬事業佔地範圍內的土木、教育、衛生等有關的必要的設施”。“滿鐵”總社設在大連,教育由總社的地方部學務科控制和監督。學務科裡設有視學機構。“滿鐵”附屬地的教育政策大致與“關東州”相同,只是附屬地縱跨南滿大地,包含長春、四平、開原、鐵嶺、瀋陽、遼陽、鞍山、營口、蓋平、瓦房店、撫順、本溪、丹東等十餘個大中城市。日本殖民當局透過“滿鐵”附屬地來控制大半個東北地區的經濟命脈和文化教育,是伸進東北的橋頭堡,在侵略整個東北過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滿鐵附屬地的教育在管理體制上,是由滿鐵株式會社辦理,“關東州”指導;在偽滿建立之前,它的環境也與被日本化為一個行政區域的“關東州”不同,周圍遍佈中國學校,受到中國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影響。所以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滿鐵的教育在同化教育方針的推進上與“關東州”又有著程度上的不同。

對中國人施以“德教”推廣日語

滿鐵附屬地對中國人的教育,開始比較慎重,主要是顧慮殖民統治尚不穩固,既想進行殖民奴化教育,又擔心引起中國人的反抗。所以多從施以“德政”籠絡人心傳播日語的角度考慮,未敢操之過急。1906年8月,滿鐵第一任總裁後藤新平在《就職情由書》中談到對中國人“教育”的方針,說:“我曾同兒玉前總督議論過,應為日本帝國在臺灣謀求永遠牢固的基礎。如果想消除新附民的桀驁不馴的禍根,就要在教育、生產等各項行政事務中保持統一的精神,積極疏導民心,使之無暇惹是生非。這是一切措施的軸心要求。”“殖民地的教育事業方針,特別需要慎重對待,過急發展教育,如同早日使財政獨立一樣,會伏下民心不馴的禍根。故此,我自跟兒玉前總督在臺灣從政以來,而一直為調節這一方針而深加註意。——殷鑑不遠,以往英國對印度教育的漫不經心,以致出現今日民心反叛不可收拾的局面。反其道而行之,當可作為殖民地政治家的秘訣韜略。”《滿鐵附屬地學校及圖書館等社會公共設施的發展》,第一部,第一章。後藤新平曾說過:“只道教育是好事,未經深思熟慮,就貿然開設學校,乃是貽誤殖民政策的做法。”陳碧生《臺灣地方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08頁。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教育侵略日本對華教育侵略(8)

1909年6月,滿鐵特設第一所中國人學校——蓋平公學校。在11月3日的授旗儀式上,滿鐵第二任總裁中村是公訓詞說:“夫施德教,授實學,培養有用而善良的人才,此乃本官殷切期望於學堂教育之處也。望教職員及學生等體察本官之誠意,努力鍛鍊身心,振興學風,從而發揚學堂旗之光輝。”這個教育方針,在1914年3月31日正式公佈的《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公學堂規則》中表述為:“公學堂的辦學宗旨是注重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施之以德育,授之以實學,並使之學好日語。”所謂“德教”,其實只是“親日教育”。它與“關東州”公學堂辦學宗旨完全一致。

對中國人的日語教育,在滿鐵附屬地也是給予特別的強調和重視,滿鐵總裁中村是公尤其倡導,他提出:“要做到在滿鐵沿線,日本人所到之處,只講日本話就可以辦事。”為普及日語,滿鐵實行語學檢定考試及獎勵制度,還開辦日語學堂,規定:凡是在“滿洲”的中國人教授日語或者準備辦此類學校者,只要願意接受滿鐵領導和監督,都一律在人力和財力方面給予補助。

對日本人的“皇民”訓練

由於滿鐵附屬地處於中國廣大土地的環繞之中,日本統治者十分擔心在附屬地的日本人受到中國文化的薰染,隨不斷採取措施強化對日本人的“皇民”訓練。1908年5月14日,滿鐵株式會社向瓦房店、大石橋、遼陽、奉天、昌圖、公主嶺、長春、撫順等地的小學校“下賜”《教育敕語》滿鐵教育研究所編寫的

日本小學補充教科書抄本,並以第一號訓諭發出通告,宣佈附屬地的教育方針,要求“各地小學校,所有在其位者都要善體聖意,勤於研磨薰陶,並在學校舉行典禮或其他適當時機奉讀《敕語》,並加以誠懇誨教,以使學生夙夜銘記心中”。1909年5月,日本親王捐款製作校旗,分發給各小學校和公學堂,同時附上《總裁致辭》,稱:“教育的根本,聖旨所示,與日月同輝,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