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
做為一個武者,遇到強手,那是造化,是機遇!
現在,在安市,甚至在整個中國,習武之人一說比試,都端著肉拳頭,想試下兵器的地方都罕見,他可不想放過這機會,何況,是這個日本人在挑戰。
說小了,這是兩個人臉面,說大些,就是日本人的槍法跟他的破甲劍相比,再大些,那可就是中國國術跟日本武術的比武。放到最大,怕是兩個民族之間的一次較量了。
他把紅糖放在地上,隨手掰斷了一根木棒,長度也是半米有餘。
劍短有利有弊,需要合身搶入棍內,需要勇氣和技巧,但棍內的手法十分豐富。棍內是指長槍或者其他長兵的木杆之內,實戰中,對手一但衝進槍桿之內,就相當於強盜進了門一樣,任人宰割。
這時津田野也把他那木槍抓在了手。
兩人在街道上互相觀察了一番,慢慢的走近,間隔三米有餘,雙方立住了足腳。
津田野緩緩的擺出了日軍剌刀術的預備式。
王洪愣了下,這才知道津田野用的是短槍。他看似隨意的,向左門龍位渡了一步,可津田野腳下輕輕一擰,防守的嚴嚴實實。
這才是武道高手的模樣,不因為對手散慢而放鬆,角度稍有異常卻立刻調整。
不管王洪如何走位,津田野卻一直緊守中門不放。
對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姿態,讓王洪也有些無可奈何。
只好加快了身法,左右騰挪起來。
可津田野仍然不為所動,只是守住中門,盯緊了王洪。
雖然津田野表面的很冷靜沉穩,可王洪的動作一快,他的大腦就開始了高速運轉,對手的身法變換的速度讓他有了判斷的依據。他發現,王洪的身法只比他稍快一絲,騰挪變化卻更加靈活,因此露出來的破綻極少,心裡不由的保守起來,便想著,抓到把握的機會再出槍。
兩個人一動一靜,一直在這個距離上嘗試著攻防轉移。
可惜,誰也沒找到合適出手的機會。
如果說津田野能代表日本銃劍術最高那幾個人的層次,那麼,王洪還真有很多不足之處。
首先,他實戰遠不如津田野多。
其次,從專業素養來看,他年齡還小,只是得到了破甲劍的傳承,見識與歷練差的太多,更不如津田野沉迷在大槍和銃劍術那半生的積累。
如果不是前幾天被子彈逼迫著,突破了一下,身法還達不到讓津田野憚忌的程度。
王洪見三門都被鎖住。立刻換了個方式,他在走轉之中,藉著身形變化,手中的木棍突然加速,重重的擊打在津田野的槍尖上。
如果是常人,哪怕是那些日本兵,可能都防不住他這突然一擊,至少槍身會出現擾動。
這一式如果打出了效果,王洪的身法會立刻向中門切入,津田野手中的木槍,將面臨連續不斷的擊打,直到要害被擊中。
可惜,津田野手中的木槍抓的沉穩,槍尖受了一擊,卻紋絲不動。
王洪暗叫了一聲厲害。心想這日本人還真是高手,沒機會出手,卻也不給他一點機會。
兩人一時就僵持在了大街上。
路上的行人,看到有兩個人拿著木棍在打架,都站在遠處看起熱鬧來,慢慢的人多了起來,在十幾米外圍成了個圈子。
被人圍觀,這讓王洪的壓力有點大,他身上揹著通緝令,天曉的哪個人認出他來,貪圖賞錢跑去告密啊?
也許,這日本人早就讓人通知憲兵隊去了吧?
王洪想到這一點,不敢再拖時間,準備兵行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