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2 / 4)

小說:混在五代當軍閥 作者:古詩樂

知道談判也不能夠在繼續下去,勸降王處直的機會幾乎等於零,還是先回去早做準備為好。

……

當楊師厚再次得探馬之報,說進入境內的不象是一支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地部隊之時,而是全騎兵之時楊師厚立刻明白了:“是幽州的李昇的部隊,這廝想幹嗎,反了不成?”

孫璋臉現猙獰,恨恨道:“都督,想來當初我們太過仁慈了,如今這廝現在是翅膀硬了,就想我等決裂,他也不想想當初是誰提拔他的,這個忘恩負的雜種!”

眾將齊聲附和,紛紛嚷道要出兵給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李昇一個教訓。

見楊師厚不說話一名參軍道:“都督,不如派兵先佔了他滄州如何?”

“對,先佔了滄州,我打聽清楚了,滄州除了幾千鄉兵再沒有什麼兵力,吹灰之間便可奪了過來!”一名將領應聲道。

楊師厚擺了擺手,那花白地頭髮散落在空中隨著微風不斷飛舞,這幾天這位梟雄彷彿又老了不少,緩緩道:“你們還沒看出來麼,滄州李昇早已經放棄了!”

“放棄了?”

眾將同時愕然。

“如果不相信的話你們就去搶來試試,保證裡面的糧食不超過一萬斛,李昇可謂鬼才,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你們都比不上的他。”

眾人不服,同時喝道:“如何比不上他,他還不是靠都督的支撐才爬上去的麼,如果兩軍相遇,還不定誰勝呢!”

“閉嘴!”楊師厚怒聲一喝,頓時一片寂靜,半晌之後,楊師厚徐徐道:“我看李昇的不會與我們直接翻臉,光憑他個人之力是不可抵禦住李存勖的,更別說兩面開戰,我與他是友非敵,我猜他此舉定有一番寓意。”

“寓意?”張彥小聲問道:“莫非李昇欲借道?”

“借道?你是說借道莫州從背後繞到易州,夾而襲之?”孫璋自顧點頭道:“那他為何不遣使者與都督通告一聲,兩相配合,李昇取易、定,我取鎮、趙,豈不兩全其美?”

楊師厚瞟了孫璋一眼,道:“豈有如此容易,兩鎮易守難攻不說,還有李存勖大軍在旁虎視眈眈,一著不慎全盤皆輸,是可為事不可為,一切還要看形勢變化。”

“那李昇這邊……?”

楊師厚道:“傳令莫州守將,加強戒備,以我之名派人和李昇交涉,問其到底是何意圖,另外整肅各軍,準備隨時開戰!”

“遵令!”

第200章 強奪飛狐關(一)

高行周騎著匹烈烈駿馬,看著這前後浩浩蕩蕩的隊伍,心中既是激動又有些忐忑。

這是他第一次以率領如此多的兵馬出征,就連大哥都沒有這個機會,雖然說如今李昇的實力比起當初劉守光最為強盛時略有不足,但論個人魅力來說李昇比劉守光強過不知多少,自信跟隨李昇絕對可出人頭地。

他向沉靜無語默然前行的姐夫李昇望了一眼,對這個年歲尚不足自己的節度使充滿了信任與崇敬,李昇的崛起就猶如一個神化,出身行伍卻在短短數年間成為雄踞一方的豪雄,這不但有其自身的勇武,其謀略智慧更不是一般人可比。

戰陣嚴密如林。在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接觸戰之後,李昇軍已經挺進到距易州府不過數十里處的一座關隘“飛狐關”,關隘的兩側是連綿上百里的小山,依著地勢,歷代義武節度使不斷增高關隘城牆,使得這飛狐關甚至比周圍的山嶺還顯高大巍峨。

厚實的磚牆曾經將如潮水般湧來的劉仁恭燕軍一次又一次擋在身下,數十年來燕幽平原上的無數勇士成了這飛狐關下的累累白骨。王處直探明李昇兵力遠較其多,因此選擇了這擁有地利之便的飛狐關作為大戰的場所。

“兵力果然無法展開。”高行周側過頭見,只見李昇似乎在喃喃自語。

“這個王處直果如所言,累世未將。果然不是平庸之輩。”敬翔身著一身輕衣肅立在李昇身旁,王處存稱病不出,留著涿州堅守後勤,李昇也沒勸阻,他相信王處存遲早會跟他說個清楚。

李昇心中怦然一動,如果能夠兵不血刃的奪得易州地話那該多好,但這也是隻能想想而已。有李存勖撐腰王處直不可能將義武節鎮拱手讓出,輕輕皺了下眉。轉過頭來在眾將臉上轉了一圈,然後道:“諸位以為當如何破關?”

他迴避瞭如何降伏王處直這一問題,雙方對峙勝負未分之際,若是刻意要收服對手,只能讓自己用兵之時束手束腳。敬翔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也偏過頭去看眾將。

“進攻,自然是強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